接着,陈向北就被拉了去了进行义务教育。

  只因他在契约书上,只写了自己凝空捏造的名字,还特意写得歪歪斜斜,其他的地方则一概未下笔,被划分成了大字不识的白丁一类。

  很快,他就连同其余的二十多人,被带到了一间开阔的房间前。

  人未至,便传出了不绝于耳的书声。

  透过窗户看去,里边正是义务教育专用的讲堂,数十个适龄儿童正在其中摇头晃脑地背书。

  原来离经院的招生行动早就开展了,在招纳他们这批及冠学子前,已经收下了一群适龄孩童。

  而此时坐在讲堂上首的,则是一名霜发皆白的老儒,他留着一簇花白的山羊胡,手里握着子规尺,目光不断扫过讲台下的一众孩童学子,似乎是在看哪个孩童分心走心。

  这一幕,的确有班主任检查功课的味道。

  “原来这位才是真正的授课先生!”

  陈向北心中暗念了一句。

  本以为李家两兄弟创办这离经院不伦不类,没想到还有模有样。

  根据这些孩童身上破旧的衣服能够判断得出,这些学子多半是家境困难且念不起书的孩童,却因此李家两兄弟的一个念头,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便是阶级,有的人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莫说读书,就连活下去都是奢望,而有的人只需抬抬嘴皮,便能影响别人的一生。

  陈向北不禁有感而发,当初他跟李家两兄弟灌输义务教育的概念,实在是太对了!

  间接算得上这些孩童的恩人!

  随着离经院的规模扩大。

  功德 10086!

  由于年龄差距的问题,陈向北连同其余二十多名白丁,并未被划分入老先生的课堂,而是被带到了一座空无一人的讲堂,似乎此处就是专门为了他们这些大龄文盲而设的。

  不一会,门外便走进了一位身着宽衣博带的青年先生,年岁看着比陈向北等人大不了多少,一身温文尔雅的书生气,一看就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

  经此,陈向北可谓是对李家两兄弟刮目相看,他们非但真把离经院创办了起来,师资这块还保持了极高的水准,没准真能在这学到东西!

  然而,就在这位青年先生走上讲台时,讲堂后方一名面相粗犷的年轻人突然暴起,猛地就将屁股下的座椅仍在了地上。

  “这整的什么玩意?我不要读书认字!我要回去卖切糕!我要挣钱!不然谁替我养老婆啊?”

  他本是在街口卖切糕的摊主,却莫名其妙地被带到了这里,营生做不下去了,切糕摊子也没了,往后吃西北风呢?

  霎时间,整座讲堂鸦雀无声,就连讲台上的先生也沉默了。

  是啊,谁不想读书认字?

  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进士及第之前,提起了笔就养活不了你,放下了笔就念不上书。

  所以才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说法。

  所以,许多平民百姓人家,宁愿将闺女嫁给一技之长的粗汉,也不愿许给穷酸秀才。

  可就砸这粗汉发难后,守在外边的士卒立马冲了进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陈向北穿越太监的小说,陈向北穿越太监的小说最新章节,陈向北穿越太监的小说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