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偏殿。

  陈庆和相里奚被侍者引领进门。

  打眼一瞥,里面人还不少。

  扶苏似乎遇到了什么烦心事,一见到他立刻露出欣喜的眼神,好像在说:先生你总算来了。

  另外一个看着老实巴交的是户部尚书令郑淮。

  还有个鞋拔子脸的,是内史令宁腾。

  他的本名知道的人不多,但一说起内史腾,想必大家耳熟能详。

  此人原先是韩国的南阳郡守,早在六国联合抗秦的时候,就与秦国使节暗通曲款。

  等秦国发兵来攻时,宁腾立刻献城投降。

  第二年,他又率领秦军长驱直入,以南阳郡为跳板,横扫韩国全境。

  宁腾的所作所为,比巴奸卓氏有过之而无不及,以一己之力覆灭了自己的故国。

  始皇帝对其自然格外信任,让他当了京畿地区的最高长官。

  大概是心中有愧,或者怕韩国故旧念念不忘他的叛国行径,宁腾在朝堂中格外低调,后世史料记载也不多。

  “陈庆,你来了。”

  “相里尚书令。”

  始皇帝冲二人微微颔首:“赐座。”

  “谢陛下。”

  陈庆当仁不让地坐在扶苏身旁,相里奚在他的眼神暗示下,坐到了对面。

  “上回你说要在咸阳修一条水泥路,其筑成后坚若磐石,刀剑难伤。”

  “尔后再有阅兵这等盛事,亦不需担心路面损毁。”

  “寡人深以为然。”

  嬴政顿了下:“可如今初春时节,民部仓禀不丰。若等到秋收之时,又拖延太久。”

  “咸阳乃天下首善之地,那么长一条路坑坑洼洼,不光有碍观瞻,也耽误百姓商贾出行。”

  “不如……路面上就按你说的来修。”

  “路下面这部分就算了吧。”

  陈庆心中了然。

  自己过来之前,他们已经商量出了折中的办法。

  这怎么行!

  他费尽心思才设计出了完善的污水管道和排水线路,说不要就不要了?

  再说还得帮老丈人讨个公道呢!

  “微臣确实有欠考虑,请陛下恕罪。”

  陈庆面色平静地作揖行礼。

  嬴政一看他这么上道,露出微笑:“不知者不罪,民部又非你管辖,料算有差也是常事。”

  郑淮和内史腾全都松了口气。

  想不到陈庆这么好说话。

  早知道就不用背地里算计来算计去,直接当面和他讲清楚就好了。

  “但……”

  “微臣斗胆说一句。”

  陈庆话锋一转,目光瞄向摆在案上的奏书,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篆,想来是修路的账册。

  “以此法筑路,乃是最经济、最节省的方式。”

  “若弃地下管道于不顾,看似省了钱,将来耗费恐怕远胜如此,实在得不偿失。”

  郑淮一听这话,顿时急了眼。

  “陈府令,老夫执掌钱粮多年,工造营建的成本再清楚不过。”

  “驰道修一丈,大抵用粮三石二斗,柴草五十石,民力四十工日。”

  “直道因道路险峻,约莫高上三成。”

  “您递上来的账册,单是一尺,比驰道一丈的成本还高。”

  “咸阳既非什么险山恶水,也不是边陲不毛之地,哪里用得着这么多!”

  内史腾犹豫了下,也跟着帮腔:“腾不善工事,只是……这账册中路灯就架设了一千两百余根。差不多十步一杆,而且道路两侧皆有。”

  “光是每日的灯油耗费就不是小数目。”

  “微臣认为缩减一半,也尚有富余。”

  两人又是摆事实,又是讲道理,纷纷表达对水泥路方案的不满。

  嬴政不禁微微点头。

  确实太奢侈浪费了!

  民间时常怨他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可是和陈庆的做法相比,之前那些好像都算小儿科了。

  陈庆面不改色:“那依二位之见,是要照原样翻修,就算大功告成?”

  郑淮犹豫了下,没敢完全摒弃他的意见。

  “水泥之利,相里尚书已经多次阐明。”

  “老夫觉得……依原样翻修,上面再加一指厚的水泥,已经可堪使用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最新章节,大秦:开局自曝穿越者,嬴政麻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