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财 第1854章 早间新闻!(2/2)

小说:权财 作者:尝谕 更新时间:2023-10-17 09:30:12
  

  然后妇女就领着孩子走了。

  镜头再次一换,记者采访到了一个很能说的中年人。

  中年人一听,也很兴奋,对着镜头就道:“当然要拆了,而且拆的好,拆的痛快,要是省里新闻爆出来以后才拆除的,那就有问题了,有点亡羊补牢的感觉,但现在是提前一天县里就决定拆除了,在新闻还没出来的时候新县委大院就已经被夷为平地了,这说明董书记上任后的领导方针很正确,也是高瞻远瞩的,而且心系咱们老百姓,他知道咱们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上次在青娥山也是董书记冲在第一线冒雨救人的吧?新闻我都看了,感触真是很深,其实从这些很小的事情上就能看得出董书记对老百姓的重视,我现在对咱们县特别有信心,我相信在董书记的带领下咱们县的经济发展和各方面的建设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家里。

  董学斌看得也乐了,心说这人倒是真会说话,说得好啊,说得多好啊!

  那边,电视台的画面又回到了演播室,只听那女主持人道:“我们也看到了,我台记者昨天对很多居民进行了采访,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差不多的,老百姓都觉得县里的这次决策十分正确,固然,一个耗资上亿元的大院子说没就没了,未尝不是一种浪费,但采访了很多居民后,我们却觉得事情可能并不能单纯的从浪费不浪费的角度去看,至少我从里面看到的……是县里的决心和态度,我觉得老百姓们也是感受到了这些,所以才会有了这些回答吧,大家并没有对县里产生质疑,反而县里的这次决定,让大家越来越产生了信任和信心。”

  下面,还有几个人也接受了采访。

  比如张东方,张县长在这件事上根本没有任何功劳,所以说话也是很谨慎的,“这个拆除工作是董书记提出来的,也是我们全县主要领导的决定。”

  还有孟寒梅,“对于董书记的决定,我们是坚决拥护的,我觉得董书记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我们开始很多人也觉得拆除一个耗资这么大的县委大院有些太让人心疼了,但董书记当时就跟我们讲了,他说‘老百姓需要我们拆除这里,那我们就得拆,什么话也不用讲,不能让老百姓对咱们的县委县政府产生一丝一毫的不信任,没了县委大院?那咱们就在联排房工作,联排房也没有?那咱们就在露天搭棚子办公,怎么都能凑合,怎么都能工作,可是没了老百姓的信任,咱们就算在飘在天上飘在宇宙里的高端别墅里办公,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这是董书记的原话,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我听完特别有感触。”作为董系的人,孟寒梅当然比张东方和张系人马要“会说话”的多。

  董学斌听得微微点头,昨天他好像还真说过这些话,不过他大都也给忘了,这厮的话基本都是张嘴就来,压根不用过脑子的,这就是天生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人,天生就有这个能力和本事,现在听孟寒梅从镜头里说出来,董学斌也觉得自己说的真好啊,自己都被自己的话给感动了。

  这次的早间新闻其实是董学斌昨天就跟宣传部部长孙长智打过招呼安排好的,因为必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所以肯定要策划好,董学斌并没有用孙长智的提案,他觉得太普通了,太没有力度了,董学斌是跟京城长大的,耳濡目染也都是那边的媒体,于是他也临时起意地仿照了京城媒体常用的方式,那就是采访,对老百姓采访,对领导采访,这个感觉会更真实,比主持人直接给出一个结论更能让人信服,而且这个操作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采访十个人,就算有态度不明确的,就算有持反对意见的,掐了就好了,不播出就好了,直接播放那些他们需要看到的采访就可以了。

  简单,真实,信服力大。

  工作量可能会稍大一些,可也大不了多少。

  现在从新闻上看,董学斌还是满意的,觉得自己的决策又一次发挥了作用,比起那些干巴巴的说明,这种全部用采访形势然后主持人总结的报道方式,肯定更加深刻更加感人一些。

  这就是舆论了。

  掌握了这里,就掌握了一个最大的阵地。

  当然,董学斌也确实是真的心系老百姓,他不觉得这是耍猫腻,他的那些话,那些行动,都是发自内心的。(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权财,权财最新章节,权财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