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

  第四百九十九章鹌鹑

  李君阁坐起身来笑道:“明早上你就知道了,哎哟我去,一下撞到鹌鹑窝子里,李家沟都好久没见着这东西了,白瞎我一身的好手艺。赶紧赶紧,回去拿一块饼过来,对了,回来的时候将水壶也拎过来。”

  阿音听话地去了,李君阁这边开始拔出小刀加工工具。

  在一丛小竹子旁边截下几根细竹子,剖成丝。

  先将剖出来的细竹棍绑了几个竹圈,直径有十二三公分,然后在竹圈上用竹皮丝蒙上一层,编成一个袖珍簸箕的模样。

  然后将剩下的竹棍削成一些竹签子,约莫三十公分长,就像一大把烫串串用的签子。

  这边忙完,阿音也拎着水壶拿着饼回来了。

  李君阁带着阿音来到一处灌木坡上,查看了周围的痕迹,找一处斜坡开始挖洞。

  洞体整体好像一个灶,不过有两个送柴火的洞通向灶膛。

  灶膛成水缸型,口子小,中间大。

  两个灶洞没有坡度,水平通向灶膛,两个通道成九十度夹角。

  通道与灶膛连接处,李君阁那水和泥,将炉膛内壁通道的周围部分修成了垂直的平面。

  将小簸箕竹皮向外,用一根麻绳系在边缘,另一头留出短线头,系在一根竹棍上。

  将竹棍插进灶膛插到通道的上方,小簸箕紧贴通道出口,这就把通道挡住了。

  如果有东西从通道进入灶膛,小簸箕是能被它们推开的,但是再想出去,小簸箕会被通道边缘挡住,

  两个通道都这样设计,这就形成了一个陷阱。

  拿稀泥将通道内部修成光滑的圆筒,整个陷阱外部和通道周边也用稀泥抹得光光的,李君阁取来竹签子,斜插在灶膛的上方,所有竹签向灶膛上方的圆心收拢,形成了一个斗笠状的椎体。

  这下鹌鹑从通道进入陷阱后,就再也从灶膛口子扑棱不出来了。

  而一圈竹签,又正好模拟了灌木丛中的生活环境,鹌鹑掉进陷阱以后也不会慌张。

  处理好这一切,李君阁让阿音将馕捏碎,陷阱里放一些,通道口子上也洒一些,又去做了两个陷阱。

  阿音看得目瞪口呆:“这陷阱也太明显了吧?鹌鹑会钻到里边去?”

  李君阁笑道:“鹌鹑最喜欢泥洞,没吃的都喜欢往里边钻,跟椰子蟹一样!更别说有这么香的诱饵在里边了,你就放心瞧好吧!”

  阿音瞅着他想了想,见李君阁已经用光了一个水壶,说道:“信你才怪,我去接水去!”

  李君阁又去淘了三个陷阱,这才拿剩下的水洗干净手,高高兴兴地拎着空壶,砍了一堆细竹竿扎成捆,回到接水的地方。

  阿音正在等水壶装满,见到李君阁过来了,说道:“那拎一堆细竹竿回来干嘛?我们今天用它们做棚子?”

  李君阁笑道:“哪里哪里,今晚要编装鹌鹑的笼子,我们带山下去养着玩。”

  这下阿音真不信了,然后话却又反过来说:“好吧,等着你明天给我们烤鹌鹑吃,剩下的带下山!”

  两人接了水,回到计划中的营地,阿音去拖柴火,李君阁抓出一条乌鱼来收拾。

  小心地将乌鱼皮剔下来,用细竹签子撑起来吹上,李君阁将剩下乌鱼肉剔下来斜刀改成鱼片,骨头部分剁成段。

  半锅水烧开,李君阁还是熬酸菜汤。

  然后开始搭棚子,在地上垫上木柴,上面铺上干草来当床。

  然后他也加入了找柴火的行列,山上不知道风大不,不行的话还能扎篱笆墙,最差也能升起一堆篝火。

  等一切做完,被另一座山挡住的那半边天空也开始变成了红色。

  远处弯崖下一片闹腾,众鸟归巢了。

  酸菜汤熬得香气扑鼻了,李君阁这才将鱼肉加盐上浆下到汤锅里。

  先下鱼头,熬煮一阵后下鱼骨,再过一分钟下鱼肉。

  然后摸出饼,掏出冷吃鼠肉和中午剩的一些虾,美美地吃了起来。

  汤足饼饱,大家开始休息,李君阁抓紧时间剖竹子编笼子。

  笼子眼编得比较稀,因此速度也快,编好后李君阁又扎了两个火把,这才从背篓里翻出一根竹管。

  拔开竹管一头用粗竹管做成的盖子,里边是沾芒硝水后裹紧又晒干的一筒纸卷。

  纸卷露出竹管一截,李君阁将头子放到火上点燃,然后吹熄,重新将盖子盖上。

  阿音看得新奇,问道:“二皮,这又是啥?”

  李君阁笑道:“育爷爷肯定门清,这是火捻。”

  说完将盖子打开,火捻中心有一团火星,李君阁对着火捻咴了几下,火捻子又重新燃起了底部蓝色上边明黄的火苗。

  西方天还没黑尽,东方月亮已经起来了。

  两人拎着扎成扫帚把子一样的火把,李君阁还小心地带了一小竹筒油。

  两人来到崖边正对月亮的方向,李君阁在身后烧起了一堆篝火,找了个台子坐下看星星和月亮。

  天空的蓝色渐渐加重,最后变得和海面一样深沉,然后和海水一起变得黑暗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山沟去种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回到山沟去种田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