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

  第七百六十章红菇汤

  清晨醒来,两人终于决定干干正事儿,去洗脚溪上游考察一下。

  白大它们还是守窝子,李君阁只带金毛和麻头上船。

  进入舱室发动轮机,李君阁对阿音说道:“阿音,你就没想过要学学开船?”

  阿音坐在副驾驶上看仪表,说道:“不喜欢,太慢!”

  好吧你就是喜欢惊险刺激,李君阁就忍不住抱怨。

  游艇一路上行,两岸景色美不胜收。

  一路的景致和五溪河其余溪流大相径庭,竹子少,大树多。

  植被也比其余几条溪流稀疏,因为两岸土层相对较薄。

  树与树间隔比较远,获取生存竞争优势之后,大树们不再争高,而是像开阔了伸展,这就使得树冠非常美丽。

  鸟也很多,一些溪流入水口附近,树冠上压满了白鹭等捕鱼鸟类用细树枝搭建的鸟巢。

  路过一片卵石滩的时候,石滩上站了七八十只大鸟。

  腿不长,明显不是鹭鸟类。

  李君阁关闭发动机,忘年号靠惯性前进,阿音拿出长焦镜头换上,走出舱室架在船舷上拍摄。

  驶近后才发现,这是一群鹰。

  七八十只鹰,每只选了一块大圆石站在那里,独自占地四五个平方米,分布均匀,脑袋随着游艇的前进一致转动。

  麻头悄悄地向金毛那边移动了两步。

  阿音也感觉被几十只鹰同时盯着的感觉有点不好,拍完特写,又拍了几张全景后,悄悄溜回了驾驶舱。

  李君阁重新发动轮机,继续像上游行去。

  阿音松了一口气:“这么多老鹰开会!”

  李君阁说到:“发给唯唯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阿音说到:“对哟!这场景没见过,看看动物学家怎么解释。”

  不一会阿音看着手机说道:“唯唯说这是苍鹰,需要保护但还没有保护等级。”

  李君阁问道:“那唯唯说老鹰开会啥原因没有?”

  阿音说道:“她说这种情况在新疆原生地哪边很普遍,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不过南方一般是春秋季迁徙时有这种情况,估计是因为候鸟集体转场。”

  李君阁松了一口气:“那就是正常情况,没什么好稀奇的了。”

  阿音笑道:“也不是这么回事,唯唯说三四十年前是正常现象,不过现在的南方基本见不到了,只有新疆,内蒙部分地区还能见到鹰类聚集的现象,在李家沟能看到这场景其实也很难得,足够写篇新闻了。”

  李君阁叹了口气:“希望以后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吧,那就将图片都传给唯唯,让她写一个。”

  忘年号继续前行,两岸开始变得陡峭起来,卵石滩变成了嶙峋的方岩,到下午的时候,干脆变成了峡谷。

  山溪也变成了细小的瀑布,植物变成了藤萝,苔藓和蕨类,兰类。

  李君阁看了看仪表,水深三米,河面也变得狭窄,再往前都不好调头了,于是对阿音说道:“阿音,不能再往前了。”

  阿音这一路拍得心满意足,笑道:“嗯,赶快回去吧,回去也该晚上七八点了。”

  李君阁说道:“没那么久,你又把开船当开车了。”

  果然,顺流而下就快了很多,两人到达营地的时候,也才下午六点左右。

  李君阁从鱼舱里挑出几条黄辣丁,花斑鳅和船钉子,笑道:“要不我们就在船上做饭,馋死白大它们!”

  阿音笑道:“你怎么总是压不住坏主意?别闹!赶紧上岸做饭去,要不白大它们又该闹山了!”

  李君阁从冰箱里边翻出一块麂子肉,又挑了些小青椒,和鱼一起带着上岸。

  白大它们也不知道今天是怎么疯的,现在几条狗一身的苍耳子。

  阿音带着它们去水边清理,李君阁做饭。

  先翻出前天的干品红菇,抓一小把发制起来。

  今天的菜简单,蜀州人家家都会做。

  将麂子肉切片,下开水中烫到八分熟卷起来的时候捞起来。

  然后下一些五花肉片下油锅炒到水分去半,撤掉一些柴火,加入姜蒜泡椒炒香。

  倒入麂子肉,再加甜面酱翻炒。

  加甜面酱有个诀窍,就是直接用会太干,容易炒糊,将甜面酱兑点水调稀再用,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翻几下就香气扑鼻,再下青椒块翻熟,这就是蜀州经典的家常菜之一,酱爆肉。

  甜面酱换成风豆豉和郫县豆瓣,这就是盐煎肉,生五花肉换成熟五花肉,就变成了回锅肉。

  三道经典川菜做法大至相同,可风味却各不一样。

  李君阁将骨头汤舀出一小锅,加了一块猪油进去,烧开后将发好的红菇连汤带菇一起倒进去,六七分钟之后,骨头汤变成了粉红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回到山沟去种田,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回到山沟去种田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