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 432【国事】(1/2)

小说:民国之文豪崛起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7-04 06:12:17
  火车从江苏进入山东,宛若换了个世界。

  铁路沿线,江苏到处是青绿稻田和金黄麦,而山东却一片荒芜景象。偶尔能看到些贫弱消瘦的农夫,顶着烈日收割麦,但却丝毫见不到收获的喜悦。

  连续多年的战乱和天灾,已经让山东成为人间地狱。以红枪会为首的民间拳会,以一贯(和谐)道为首的邪教组织,把控着山东的大村镇,连军阀都需要借助他们的力量。

  周赫煊看着那些劫后余生的农民,不由自言自语道:“山东又要遭灾,不知这些人能否撑得过去。”

  “山东又有什么灾祸?”张乐怡忍不住问。

  “当然是天灾啰。”周赫煊无奈地。

  1931年的夏季大水灾太有名了,灾害波及20多个省,数千万人受灾。其以长江和淮河流域最严重,有统计的死亡人数便达40万人,还有无数难以统计的死亡人口。

  去年由于原大战的影响,全国粮食欠收,百姓苦不堪言。今年好不容易迎来粮食丰收,结果又遭遇全国性大水灾,老天爷简直不给人留活路。

  央大学那边爆发“换校长风波”,是在水灾后闹得不可开交的。因为央大学的主要教育经费来源于江苏财政,而江苏又成为水患重灾区,只能挪用教育款去赈灾,导致央大学无米下锅,几乎到了停课的地步。

  即将爆发的大水灾不但属于天灾,更是**。原大战带来的饥荒且不,还有自北洋时期以来,各地政府根本没有好好的兴建维护水利设施,结果洪水一来,那些老旧的水利设施纷纷不顶用。

  大水灾发生后,全国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筹集款项,在随后的一两年内,以工代赈,勒令各级政府修建大量水利工程。

  这是国党统治的数十年,仅有的一次借用外债,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的举措。并非央政府勤政爱民,而是大水灾已经撼动国本,再不好好补救,绝对盗贼横生、起义频发。m.

  周赫煊想想即将爆发的全国大水灾,又想想即将来临的九一八事变,突然生出深深的无力感。他能做的,也只是摇旗呐喊,激励人心,捐款提供点财力支持而已。

  火车终于驶出鬼蜮般的山东,周赫煊的心情瞬间明朗许多,他抱着儿逗弄道:“维烈,快数数给爸爸听。”

  维烈愣愣地看着老爸,像个弱智呆傻儿。

  张乐怡好笑地给儿起头:“1、2、3……”

  “4、5、6、7、8、9、10。”维烈顺着往下数,数到10已经到了极限。这表现足可称得神童,1岁零1个月的孩,能够数到10难能可贵。

  当然,维烈并不知道数数的意义所在。丢三块糖在他面前,这只会塞进嘴里吃,根本无法出糖果的数量是三。

  看到儿又聪明又呆傻的模样,周赫煊突然笑起来。国未来的希望,都在年轻的下一代身,而周赫煊他们能够做的,只能是尽到每个人的职责。

  周赫煊刚刚穿越时很怕死,很怕民国这个吃人的社会。但现在各种情况见得多了,他似乎变得没有那么惜命,如果哪天真需要周赫煊为国家去死,他多半也会硬着头皮冲去。

  不过除非万不得已,周赫煊还是会选择苟活,他家里还有老婆孩呢。

  回到天津三乐堂,周赫煊继续过着潇洒的日。平日里在家逗逗儿女儿,跟着崔慧茀一起练习书法,偶尔陪大老婆出门逛街,再去北平那边给清华学生讲课,或是被北研院历史研究所请去指导学术,过得清闲而快乐。

  跟周赫煊的快活日起来,张学良则是焦头烂额。

  自今年开春以来,日本在东北相继制造万宝山事件、村事件,最近还在沈阳街头公开搞军事演习。这一连串的无耻行径,激得东北人民义愤填膺,展开轰轰烈烈的排日活动,这些活动很快便蔓延至全国。

  对国的商人而言,他们是乐见其成的,日货因排日活动再次被抵制,国货趁机借着爱国之名占领市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文豪崛起,民国之文豪崛起最新章节,民国之文豪崛起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