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好似被马京的话给勾起了心底最深沉的噩梦一样,两眼顿时惊恐到呆滞,连连惊呼道:「不,不能过回去!!!」

  元朝将人分四等,而汉人便是最低的四等人。四等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这么说吧,元朝的法律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只需要杖责五十七下,付给死者家属五十两烧埋银子便可。而且,就连五十七下的杖责,也可以花银子免除。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只要在元朝你是蒙古人,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随意杀汉人,而不用负担除了银子之外的任何责任。

  相反,若是一个汉人杀了一个蒙古人,那么不仅汉人要被处死,并且就连他的所有家产全部都要当作烧埋银子付给死了的蒙古人家属。要知道,在元朝的时候,汉人的家眷也是在家产之列的哦!也就是说,汉人的家眷也要一并贬作奴隶,全部赔偿给死了的蒙古人家属。

  什么是四等人?人和牲畜地位等同,甚至是被当成奴隶永不翻身,这就是四等人!

  「两位叔公也知道咱们不能重新去过,蒙元站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的日子吧?那这清丈田亩,按规矩缴纳赋税,是理所应当的吧?」马京笑着看向两人。

  「应该的,应该的......」两人心有余悸,只顾着一个劲的点头。

  马京见此,顿时笑了起来,端起茶杯朝着两位叔公示意,「来,两位叔公,喝茶!」

  「喝茶,喝茶!」两人连忙端起茶杯朝着马京回敬了一下。

  茶水顺着喉咙流下,滋润了他们干涩的喉咙,平复了他们惊慌失措的心情。

  看到马京温和的面容,二叔公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可是,听说这赋税要合起来,以后都只征收一种,这会不会有些不妥?」

  马京温和的一笑,喝两口茶之后,说道:「没有什么不妥的。」

  见两位叔公支棱起耳朵听着,马京便耐心的解释:「以往夏粮要收税,秋粮要收税,还有租庸调和徭役等等。现在统一征收,大家就不用担心在农忙的时候,还需要取服徭役了,大家只需要安心的种田便好。

  况且,以往都是赋以田亩纳课,役以户丁征集,赋役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贡之类的额外加派。这么多的名目,就给了衙门和差役钻空子的地方,他们可以巧立名目多征多收。朝廷就算是想要查清楚账目,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但是统一赋税之后,各级官吏便难以巧立名目。就算是他们巧立名目,朝廷也可以一眼就看出来,让他们难以逃脱朝廷的制裁。因此,这是一件真正

  对百姓十分有利的事情。」

  「原来如此,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欺我啊!」二叔公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是他也是识字,并且读过书的。「现在看来,这税制是处处为了咱们百姓着想啊!」

  三叔公却没有二叔公的感叹,反而眉头一皱,问道:「马京,那这用银钱缴税又怎么说?二叔公也不瞒你,说实话别看二叔公家里要殷实一点,但是真要找银钱却也找不了多少出来。这以后若是都用银钱缴税,那若是二叔公的钱花完了怎么办?难不成,只能贱卖东西,换到银钱之后,再去缴税吧?」

  马京顿时笑了起来,朝着县衙方向一指,说道:「二叔公为何要贱卖?县衙里面大明皇家粮业的大门可是常年都开着,卖到那里去总不会吃亏了吧?」

  「哎呀!」三叔公猛然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懊恼的说道:「这太久没有去过县城,连大明皇家粮业会收购粮食都忘了?还是马京你提醒的好啊。」

  马京笑着附和着,不着痕迹的捧了两位叔公几句,顿时将两个老人哄得开怀大笑。在马京的盛情邀请下,两位叔公在这里用过了饭之后,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M.-到进行查看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烟火,大明烟火最新章节,大明烟火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