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珺心想添乱的恐怕不是二哥二嫂,而是您老人家吧。

  不过老人家权威很大,被耳提面命的宋英珺只能在心里默默的想,二哥二嫂我尽力了,母亲年纪越大越任性,实在劝不住,可不能怪她啊。至于母亲说的要她绝对保密,她是当女儿的,除了听话还能干什么呢╮(╯3╰)╭

  宋奶奶的信和包裹还在路上,双岗生产大队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一年一度的秋收又来了。

  秋收的日子,农民伯伯脸上总是写满了丰收的喜悦,而今年,农民伯伯脸上的喜悦比往年任何一个秋收都要来的灿烂,因为楚涵建议并负责的那一亩田,不但鱼养得好,就连结的稻谷都比旁边几块田要茂盛一些,这就意味着田里养鱼,不但有鱼吃,还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队员们兴奋的奔走相告,叶队长也已经决定明年要增加水田养鱼的面积了,就是增加到多少亩,暂时还没有定论,因为还不能确定养鱼是否真的能提高产量,还是说这次只是运气好。

  不过在农村,粮食才是根本,双岗大队田里养鱼好像还让粮食产量增加了,消息传出去公社领导也坐不住了,在收割粮食之前,老社长特意来双岗生产队亲眼看了他们的“试验田”,一行人都很满意。

  听叶队长说明年队里还准备加大面积,老社长也决定大力支持,他当场表示田里不管养多少鱼明年都不用上交,他们可以自行分给队员们,他还会为他们向上面申请奖励,要求只有一个,实验成功以后,希望叶队长把技术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大队。

  叶队长只是个生产队队长,能够得到公社社长,也就是顶头上司的肯定和支持,哪怕只是口头上的,也依然够他激动了,叶队长毫不藏私的答应了老社长的要求,并且把真正的功臣楚涵介绍给他们,“这是我们今年新来的知青小楚,在田里养鱼就是她提出来的,这亩田也一直是小楚在看顾,领导们有什么想知道的,可以直接问她。”

  老社长一向爱才,以前就挖过宋清徽的墙角,如今见了金手指更大的楚涵,当然更喜欢了,问了些养鱼的问题后,便笑眯眯地问道,“小姑娘很能干,有想法,还能付诸行动,正好公社还缺个干事,小楚想不想来试试?”

  楚涵一脸感动的表示感谢,“很感谢领导们的厚爱,只是我初来乍到,如果没有叶队长和所有队员对我的信任跟支持,就算我有很好的想法,恐怕也没有付诸行动的机会。”

  “队里给了我这么宝贵的机会,明年又要增加养鱼面积,正是关键的时候,我这个时候一走了之,就怕辜负了大家对我的信任。”

  楚涵的内心当然没有她说的这么大公无私,她是真的不想去公社,理由却不是为了报答队里对她的信任,而是对她来说,任何工作机遇都比不上两年后的高考重要。

  上辈子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楚涵也跟所有的同学一样喜极而泣,头悬梁锥刺股复习,终于踩着录取分数线考上了师范大学,也算是“天之骄子”了。后来的人们也常说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才了不起,只是念了个普通师范的楚涵却一直暗暗羡慕当年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同届生,他们才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后来几乎都成了有头有脸的成功人士。

  如今,她带着记忆重生回来,当然不能浪费上天给她的机会,她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上辈子她羡慕的那些名校生,站在更高的起点,俯瞰她不曾见过的风景。所以比起去公社,她更愿意留在双岗大队。

  早在几个月前,叶队长就给她安排了最轻松的工作,秋收过后,她的工作只会更加清闲,所以她将会有很多的时间来看书复习,这一届的高考生卧虎藏龙,拼智商拼不过,就只能笨鸟先飞了。要是去了公社,楚涵还得担心以领导们对她的“看重”她将忙得怀疑人生。

  老社长当然不知道楚涵的内心活动,听着她这么诚恳的理由,倒也满意的点头,“也好,年纪轻轻就知道知恩图报,那我也不强人所难了,过两年,等你们队里的技术成熟了,再调你来公社帮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最新章节,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