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997 185(2/2)

小说:华娱1997 作者:胖一点 更新时间:2023-06-18 00:01:32
  

  他们打算将曹轩定为下期《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标题都起好了。

  《华语风暴,新一代亚洲流行天王》

  作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时代周刊》在世界范围内都颇有影响力,每一个名人,都以登陆《时代周刊》封面为荣。

  中国人也是如此。

  或者说,登陆《时代周刊》封面之所以在国内有逼格,是因为在此之前登陆封面的,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人物。

  就连代指列出来,都有可能404的那种………

  在九十年代之前,国内登陆封面的基本上都是政经人物,直到1996年,巩丽成为第一个登封的中国艺人。

  第二位是王非,也是首个登陆亚洲版封面的,她被《时代周刊》认为是【流行音乐女王】。

  第三位是程龙,大哥凭借《尖峰时刻》红透好莱坞,被《时代周刊》成为【好莱坞先生】。

  再之后就是今年下半年在美国热映的《卧虎藏龙》,两位主演发哥和杨紫琼联合登录《时代周刊》封面。

  后者是马来西亚华人,所以只有发哥算是中国艺人。

  其实巩丽后来也加入了新加坡国籍,但目前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从上述几位可以看出,能登《时代周刊》封面的都是华语娱乐圈顶尖巨星,还要具备一定海外影响力。

  而如果不出意外,曹轩将成为第五位、也是第二位登陆亚洲版《时代周刊》封面的巨星。

  没错,能被《时代周刊》这种海外权威媒体承认,曹轩已经可以称之为巨星。

  不考虑其他,仅从名气来说,曹轩已然成为华语娱乐圈最顶尖的那么一撮。

  说是专访,但很多东西主要是介绍,真正的谈话内容并不多。

  曹轩面对《时代周刊》副主编时非常淡定,让副主编有些惊讶。

  “曹,你为什么不紧张。”

  “第一,不要叫我曹,这在我们国家有歧义,第二,这只是一个采访,我为什么要紧张。”

  曹轩一听有人叫他“曹”,血压就噌噌往上涨,这个姓氏单念太吃亏了,偏偏“轩”外国人又念不出来,他正琢磨要不要起个英文名。

  不然哪天要是在国外开演唱会,几万人扯着嗓子对着他喊“cao”。

  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副主编没有纠结名字,而是继续问道“我采访过一些亚洲的明星,甚至是欧美的明星,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即将登陆《时代周刊》的封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

  但我在你身上完全没看出来,你不觉得这是一个荣耀吗。”

  “或许吧,我心里其实挺高兴,但是紧张不至于,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采访,并不需要大动干戈。”

  “曹,不得不说,你的心态让我佩服。”

  副主编一脸钦佩,觉得曹轩宠辱不惊,有大将之风。

  但他不知道的是,等他离开后不久,曹轩赶奔酒店会议室接受另外一项采访时,丝毫不见刚才的风淡云轻,神情略带凝重。

  但曹轩也有话说,《时代周刊》这玩意没上时可能眼巴巴巴的想,但确定成为封面人物,感觉也就那回事。

  再说又是纸媒采访,还有华纳兜底,确实没什么紧张的。

  但他接下来的采访可不一样,国内最高收视的节目《新闻联播》,正儿八经的国家电视第一喉舌。

  直面五六亿观众,甚至会被一些大佬看到,曹轩能不紧张吗。

  新加坡、马来西亚连续两场成功海外演唱会,证实了曹轩亚洲天王的影响力,也让他第一次登陆《新闻联播》。

  他这边是备采,主要是说针对这次亚洲之行的感想,然后要大力倡导推行中国流行文化巴拉巴拉。

  采访视频拍完,由《正大综艺》这边团队直接传到央视总台,总计十几分钟的视频,不知道能留几分钟。

  曹轩当晚专门找了能收到央视信号的电视,守在电视跟前看《新闻联播》。

  七点十分左右,出现了曹轩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演唱会画面,女主持人背景音介绍。

  “日前,我国青年歌手曹轩在台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了多场演唱会,均获成功,这也是我国首位在亚洲范围内获得广泛影响的新生代歌手………”

  介绍了演唱会,又转到曹轩采访的画面,十几分钟视频,剪得只剩下几十秒,就是曹轩倡导推行中国文化那段。

  但即便是如此,两段时间相加起来也超过一分钟,在《新闻联播》也算是长新闻了。

  宣传效果有多少不好说,但《新闻联播》能拿出一分多钟的时间,肯定曹轩这次的亚洲巡回演唱会,就已经表明了官方的态度。

  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曹轩心里,这一分钟的报道,可要比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更具含金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华娱1997,华娱1997最新章节,华娱1997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