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我是怎么回应这句话的。

  但是最后,我确实整个人瘫软在安归的怀里,被他那样抱着,最后承受着所有人的目光,回到了他给我的那个小屋子。

  大概是真将我吓到了,之后安归并没有在碰我,最多也只是牵着我的手。

  等阿卜杜他们修了后,安归问我:“想不想跟我成婚?”

  其实我不想。

  但我看到他深邃眼眸里的寒气,我知道,我敢说不想,我今天一定会死的。

  于是,我吞了吞吐沫,深吸一口气,对他说:“想。可是我们中原人要十里红妆。”

  安归对我所说的中原人的婚礼很有兴趣,一整个晚上都拉着我跟他说。

  我对古代的婚礼,只有书籍上的那些印象,于是也就跟他讲了起来:

  “在我们中原,婚礼要从提亲说起。经过提亲、说媒、定亲的环节之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婚礼环节:抬轿——跨火盆和射箭——拜堂和交杯酒——同心结发和谢媒等等。”

  安归听着我说的情节,眼睛亮了亮,手捏着我的掌心,轻轻的揉了揉,语气有些温柔地问:

  “你最喜欢哪个环节?是洞房花烛?”

  我脸一红,嗔了他一眼,摇头道:“当然不是。”

  我最喜欢的环节是上轿。

  古代新娘上轿前,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佯作不愿出嫁,懒于梳妆,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较异习俗有三:其一,“哭上轿”。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有:“囡啊囡,侬抬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

  “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等,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

  其二,“抱上轿”。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

  其三,“倒火熜灰”。

  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送轿”。

  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地名)等处,以讨“千岁”“三发”彩头。

  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你想有人哭上轿吗?”安归忽然问我,他似乎有些兴奋。

  我知道他这是想问我的家人。

  我轻轻摇头,“不想,我的家不在这里,家人也不在这里。”

  哪里有人会为我哭上轿呢。

  即便是在现代,我是一个书呆子,也没什么亲朋好友帮忙的。

  安归不知道是不是看懂我的悲伤了,忽然捧着我的脸,有些霸道偏执地说:“只要你想,我能让整个天方十三城的人都为你哭。”

  我满头黑线,我怎么敢要这种?

  这有点太夸张了。

  可是安归却不觉得,他甚至问我哭上轿的细节,听他关心的语气,有那么一瞬间,我真的以为,他是想要娶我,是想跟我在一起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最新章节,亿万萌宝老婆大人哪里跑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