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于摩根的思路,秦子杰凭借积累下的人脉和精明的投资理念,逐渐被一些人物欣赏,纳入了自己的圈子。

  秦子杰想进军资本市场,决定从边远的省份开始布局。

  选择边远的清江省入手,秦子杰一方面考虑这是自己妻子姜氏家族在当地有些关系,另一面这里天高皇帝远。

  憨厚的当地人对企业改制后的“上市”、“股份制”还是很喜欢的,眼见“青年俊才”秦子杰愿意帮忙运作上市,当然感激了、同意了、支持了。

  要知道,公司上市,别说普通人,连大企业的一些高管自己心里也没底,上市?怎么上?以后如何操作与经营?

  秦子杰心里有底,而且早就有了“心仪对象”。

  在之前注册的几个公司基础上,秦子杰又相继投资成立了清江投资公司、清江实业公司、清江科技公司等多家公司。

  被秦子杰看上的是一家刚刚由10家化工企业组建而成的化工集团——清江化工,体量大,又急于打包上市,很合他的胃口。

  在姜氏家族的帮助下,秦子杰加入清江化工集团上市筹备组工作,没日没夜往返于京城和清江之间筹备着上市事宜。

  老成持重的秦子杰因为说话不紧不慢、态度谦和,更让清江化工集团的高管们认为秦子杰虽然年轻却绝不敢小看,认为是有着“通天关系”的能人。

  八年前,清江化工成功上市后,劳苦功高的秦子杰顺势进入这家集团,成为负责经营的一把手。

  其实上,秦子杰并没有对化工经营感兴趣,而是他对资本市场不断迸发出的财富“化学反应”感兴趣。

  第二年,秦子杰又以清江实业公司入股清江糖业集团,亲手操盘了制糖行业第二家上市公司,募集资金28亿元,同时顺势兼任这家集团的副董事长。

  第三年,上市才两年的清江化工突然发布公告,清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秦子杰原先成立的京城天河科技有限公司,转让金额为10个亿元。

  双方的合作自然是为了利益,此时的二级市场追捧高科技项目,“高科技”三个字往往会让人虎躯一震,加上秦子杰自诩的“京城大学”背景更令人浮想翩翩。

  这一年,成为高科技明星股的清江化工正好赶上大牛市,股价一年就翻了四倍。

  此时,秦子杰不知不觉通过操控清江化工的母公司实现了对上市公司的掌控,顺便也持有了清江化工以5亿元现金参股清江商业银行的股权,为后续控股清江商业银行打下了基础。

  这一手“反客为主”的招数被秦子杰玩得炉火纯青,马不停蹄地继续以母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后来又继续拿下了上市公司东河股份。

  三年多时间里,秦子杰通过“妙手生花”的资产腾挪手段,先后掌控了三家上市公司,搭建了日后的天河系资本的重要基础。

  或许有人看到秦子杰这些操作手段有些烧脑,感觉既复杂又难以想象,人家凭什么就能如此信任他,又凭什么他就能反客为主掌控那么多上市公司?

  事实上,这正是秦子杰之类的“资本掮客”摸透了许多亏损和破产重组的企业急于通过上市实现盈亏的心态,玩了一出“借鸡生蛋”的妙招。

  要知道,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许多国有企业和大型民企因自身经营不善已经很难再从银行贷款,即便贷到款也已难以按时还款。

  此时如果有人上门来对这些国企负责人进行游说:“要不要上市?上市拿到的钱那是融资,揣进口袋都是自己的,亏了就是股民的,和企业无关。”

  这些国企负责人一点就透。如果上市成功,企业就可以继续办下去,自己还可以继续担任高管,否则的话,企业破产清算,自己虽然不至于下岗,但职位和收入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这些企业负责人拼了命也想早点上市。

  既然有需求,于是市场中就出现了身份不一般的“神秘人”,他们以“资源置换”的名义和急于上市的企业谈合作:“想上市的话就给我一些股份,我帮你来搞!”

  大家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反正这是双赢的行为,这些企业负责人肯定愿意出让一些股份。

  同时,许多地方的主要领导为了自身的工作业绩,纷纷出台政策、提供资金来扶持一些企业上市。

  于是上市公司在上市前会莫名其妙多了很多小股东,比例不大,也不太引人注意。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陈西峰商路笔记,陈西峰商路笔记最新章节,陈西峰商路笔记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