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郭公子在投资这些厂房方面,这些年白忙乎了,为此想利用拆迁改造的时机赚一笔。”

  “潘公子、陈会长,你们知道的,郭公子和他那帮官家子弟的能量,为此,你们懂的。”

  “我们坐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妥善解决问题,想办法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陈西峰听了张志承的一番话,明白这些人利用关系和人脉,到处进行放贷,比做实业强多了,而且还没有亏损的风险。

  你看,郭杰投资厂房还没有损失,只是没有产生足够的利润,便想趁拆迁改造的机会狠狠地捞一笔。

  当然,陈西峰明白,郭杰这些人不能轻易得罪,但又不能为他们轻易改变标准,否则以后自己做事的规矩和威信都没有了。

  于是陈西峰认真地说道:“张总说的对,我们这次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我也是商人,需要有利润,如果没有相应的利润,我干脆就不做了,反正拆迁还没有启动,我现在退出并没有多大损失。”

  陈西峰进行诉苦,就是想知道张志承的底线到底在哪里?他才能采取应对措施。

  潘成玉此时插话道:“陈会长的顾虑也是对的。张总,你们不能为了只赚不赔,让其它人没有利润,否则的话,以后谁敢跟你们做生意?”

  张志承先给潘成玉和陈西峰续了水,接着说道:“潘公子、陈会长,正因为碰到了一时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我们才需要坐下来好好商量。”

  “陈会长,我们阻止高桥村拆迁改造总不太好,对大家来说是双输的行为,这样行不行?郭公子目前手上有笔钱闲置着,想找地方进行投资。”

  “既然陈会长要搞城中村拆迁改造,想必用钱的地方很多。陈会长可以想想办法,让郭公子的这笔钱产生效益。”

  陈西峰听明白了,张志承要让郭杰原先没赚的钱,通过这次放贷赚回来,于是便开口问道:“郭公子想出借多少资金?”

  张志承回应道:“陈会长,郭公子想出借10亿元,月息1分,借期1年。”

  我靠,10亿元本金1年利息就要1.2亿元,简直是抢钱。

  怪不得郭杰不愿意从事其它行业,主要是这个钱来的实在太快了。

  陈西峰还知道,象这样的借款,张志承应该先扣除了1年的利息,也就是说,虽然张志承代郭杰放款10亿,可是陈西峰实际到账只有8.8亿元。

  张志承又解释道:“陈会长,郭公子的筹资能力还是不错的,本来他想出借20亿元,借期2年。”

  “主要是这几年实业难做,我们又不内行,象投资厂房这样简单易操作的行为都赚不到钱,为此郭公子还是坚持放贷生意。”

  “郭公子是看在潘公子的面子上,又考虑到与陈会长是初次合作,双方都要表示诚意。”

  陈西峰明白张志承其实上是顾忌于自己的能量与地位,不敢狮子大开口,但郭杰又不完全害怕陈西峰,于是借这个机会当然要敲一笔钱。

  虽然,陈西峰目前根本不缺钱,拆迁改造高桥村不需要借款,就算要借款,自己也可以让天宁市商业银行进行放贷,利息要低的多。

  只是,如果不同意张志承的提议,这些厂房的拆迁工作便会停滞,就会影响到高桥村整体改造,而这项工程延迟,不仅不能向天宁市一把手交差,而且也会影响天一会的名誉。

  如果同意张志承的这项提议,虽然陈西峰支付了1.2亿元,但事情可以解决了。

  对于张志承和郭杰来说,拆迁这些厂房可以得到正常标准的补偿,再加上1.2亿元的借款利息,就算是有足够的利润了。

  对于陈西峰来说,按期完成拆迁改造任务,便大功告成了。

  况且这样的交易是私下进行的,在明面上,董康乐没有收到额外的补偿款,其它企业和居民也不会多说。

  陈西峰知道在有时候需要进行妥协,有时候需要进行退让,现在达成这样的措施,算是最好的方案了。

  他现在还没有在官方强有力的背景和人脉,只要不是太过份,他还不想与郭杰和张志承撕破脸。

  此事解决后,过了二天,陈西峰接到欧阳如玉的电话,请他务必来她所居住的地方一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陈西峰商路笔记,陈西峰商路笔记最新章节,陈西峰商路笔记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