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让皇后太寒酸(2/2)

小说:大明第一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更新时间:2023-02-06 23:30:32
  

  “李相公,卑职有礼。”

  李善长打了个哈气,他下意识扫了眼这个年轻人。

  姚广孝身形高,骨架宽大,但却没有多少肉,颧骨突出,腮帮凹陷,由于缺肉,年纪轻轻,眼皮下垂,呈现三角眼,看起来十分阴翳。

  这是个要杀人的主儿啊!

  李善长突然一惊,他光想着拉张希孟下水,一起背骂名,却没有想到,姚广孝不是那么好摆弄的。让他插手进来,还真不知道是福是祸!

  果不其然,落座之后,姚广孝直接道:“李相,陛下尚未登基之时,就设立了两淮都转运使司,后来又在杭州设立了两浙盐运使司。定都转运使秩正三品,设同知,副使,运判,经历,知事,照磨、纲官,盐场设司令,司丞,百夫长等等属官……另外有盐丁,灶户,规模庞大,靡费极多,每年盐税之中,有三成之多,要拿来供养这些人。如今一并裁撤,实在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福!”

  李善长默默听着,一张老脸,已经变了颜色。

  “这么多人,一下子都裁撤了?他们不少都是有功之臣,兢兢业业,为了大明朝,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如果都给裁撤了,是不是不近人情?寒了人心?”

  姚广孝眼皮低垂,沉声道:“李相,盐运使司弊端极多,如果现在裁撤了,或许还能少些麻烦,不然的话,后患无穷啊!”

  李善长一怔,瞪大眼睛,“什么意思?”

  姚广孝道:“没什么意思,就拿两浙都转运使樊光来说,此人任人唯亲,和盐商过从甚密,有不少人都向门下省递过密报,说了很多事情,牵连不小。”

  李善长的心怦怦乱跳……坏了,真的坏了。

  他拉门下省下水,自以为高明,结果怕是玩砸了。

  张希孟那边绝对不会仓促发动的,他现在虽然不在应天,但他的魂儿在!

  朱元璋种种做法,诱敌深入,故布疑阵,撒下天网,只等一网打尽。这是张希孟的风格。

  姚广孝作为门下省官吏,手握着罪证,也是引而不发,直到现在,才拿了出来。也是张希孟的做派。

  这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要把自己也坑了进去?

  李善长想了想,断然道:“既然樊光这人有问题,为什么不立刻捉拿?”

  姚广孝道:“他肩负着两浙盐务,便是应天的盐,也需要他来供应,仓促之下,动弹不得!”

  李善长沉声道:“过去谨慎从事是对的。可现在新的盐法铺开,应天用长芦供应食盐,用不着害怕,一个区区都转运使,不必在意。老夫立刻下令,先把他拿下,然后严查!”

  姚广孝神色如常,只是点头道:“拱卫司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李相命令。”

  李善长更是心惊肉跳,果不其然,门下省这边是早有预谋。

  “立刻动手,不需要迟疑了。老夫也很想知道,这帮蠹虫,在盐法上面,到底赚了多少钱!”

  姚广孝略微沉吟,便点头答应,起身告辞。

  新的盐法,遭到了那么大的阻力,朝堂之上,皆是反对的声音。

  假如盐务是个苦差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早就顺天应人,直接废除了。

  阻力有多大,利就有多大!

  这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从上到下,都有准备。

  可是当拱卫司出动,把两浙都转运使樊光拿下,人们才赫然发现,这位到底有多少财富?

  樊光方面长须,五官端正,很符合当下的审美,是属于那种很有官相的人。他也是个很注重自身形象的,自从当了都转运使之后,除了官服之外,私下里樊光见下面的人,或者是盐商,有一个习惯,几乎不穿同样的衣服。

  那些玉佩啊,饰物啊,也都不重样。而且每一样都十分名贵,堪称巧夺天工。

  一个男人,能把日子过得这么精致,也是让人目瞪口呆。

  负责查抄的拱卫司都有点懵了……不懵不行啊!

  樊光的书房里,贴着一幅字,写着君子如玉。

  在清查他的家产的时候,光是各种玉佩,咱们也别说多少件了。

  加起来足有二百多斤!

  清册送到了朱元璋面前,老朱都傻眼了,他揉了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居然这么多?

  疯了!

  凑巧马氏给他送午饭,老朱红着脸问道:“那个妹子,你现在有多少首饰?”

  马皇后笑了,“我那里足有百十件吧,每年除了大事,也用不上……你怎么想到问这个?”

  老朱尴尬道:“没,没什么……就是想着过些时候,咱给你再准备些,不,不能太寒酸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第一臣,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大明第一臣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