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两人枯坐叙话之时,外间一个锦衣府卫进得厅中,拱手道:「林大人,我家都督过来了。」

  齐昆与林如海纷纷起得身来,却见从廊檐之下,披星戴月而来的贾珩,身旁还有陈潇以及几个锦衣卫士扈从。

  廊檐悬挂的灯笼,随风摇曳着远近交错的光影,映照着身穿黑红蟒服,身形颀长,剑眉朗目的少年武勋。

  因为逆着灯笼烛光的照耀,那少年眉锋之下的面容,半明半暗,让原本有些清隽、削刻的面容,多了几分如山渊险壑纵横的沉凝。

  此刻,虽然没有「每一次听到你,总是大风起,每一次看到你,却又惊雷起」的既视感,但夤夜而来,却真有几分奔波于急务之中的意境。

  齐昆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少年,唤道:「永宁伯。」

  林如海也起得身来,看向那蟒服少年,心头也有几分激动。

  经过数月的纠葛,扫清盐务积弊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

  至此之后,就是彻查盐运库迭年亏空等相关案犯。

  贾珩冲两人点了点头,唤

  道:「齐阁老,林姑父。」

  在相迎之下,纷纷落座,锦衣府卫奉上香茗,徐徐后退,按刀而立。

  齐昆面色默然片刻,打破沉默,问道:「永宁伯,先前刘镇抚说可即行抓捕,这是怎么回事儿?」

  贾珩看向随行而立的刘积贤,说道:「刘积贤,你来向齐阁老详细通报。」

  刘积贤拿起一份经历司的公文,借着灯火阅览,沉声道:「阁老,相关人犯为了从轻发落,招供出盐运司亏空一案的相关牵连案犯,扬州八大总商悉数在列,彼等通过寅吃卯粮,赊欠挪用,自崇平元年,累计亏空数千万两之巨,亏空之大,触目惊心,始为开国以来未有,现锦衣府探事、密谍对相关罪证正在其全力搜集,而刘盛藻刘大人已确定涉案其中,为防案犯逃亡、隐匿、毁弃证据,锦衣建议迅速抓捕。」

  齐昆听完通报,沉默片刻,这位阁臣目光湛然地看向贾珩,问道:「永宁伯,如是八大盐商悉数涉案,此案当如何审理?」

  因为贾珩先前已经拿了圣旨,出示给齐昆,故而主导两淮盐务革旧布新,名正言顺,但扬州八大盐务总商都被一网打尽,在齐昆这等文官而言,也有几分惊讶。

  贾珩面色沉寂,声如金石铮铮,道:「最终如何发落,这要看圣上旨意,相关挪用之银,起码要尽数追缴回运库,纵彼等倾家荡产也不能少了一两!再根据相关盐商近些年的所作所为,按罪行轻重定刑。」

  齐昆眉头紧皱,思忖着此案对扬州盐务的影响,问道:「永宁伯,那明日如何发动?」「明天是八月十五,扬州盐商邀请了刘盛藻参加花魁大赛的评审,明日,我与齐大人领锦衣府卫拿下刘盛藻,然后齐大人可以当着彼等之面,向本官请求锦衣介入、查察盐务积弊,其他盐商可暂行不予抓捕,只是在府中监视,限制出入。」贾珩沉声道。

  齐昆沉吟片刻,说道:「此法也好。」

  一下子全部抓捕相关罪犯,说不得会造成

  江南之地人心惶惶,不利朝廷稳定大局,且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收纳秋粮之期。

  而只抓刘盛藻一人,等相关案子查出实据之后,再处置相关盐商,更能堵住悠悠之口。齐昆转而再次问道:「不知永宁伯对盐务来日整饬,如何厘画经纬?」

  贾珩笑了笑,说道:「齐阁老稍安勿躁,等盐运司结余亏空追缴而来,再议此事不急。」

  齐昆闻言,心头却也有所明悟,复开中之法几是不可能了。

  这几天,其实他也在思索开中之法,的确有着致命缺陷,只是盐务究竟怎么改,也不知这贾珩是什么主张。

  「如今盐务亏空一案发案,势必对盐业产销,百姓日常食盐有所冲击,永宁伯还当于盐务早作打算才是。」齐昆提醒了一句说道。

  林如海笑了笑道:「盐法新务,不是三言两语可定,等盐运司贪腐之案查清之后,再行绸缪,都为时不晚。」

  齐昆点了点头也没有再说其他。

  待齐昆离去,后堂一时剩下贾珩与林如海,两人叙着话。

  林如海关切问道:「子钰,前天去了甄家?甄家怎么说?」

  贾珩道:「甄家老太君说了不少好话,但江南大营已经在两江总督衙门率领下即行整饬兵务,据说招募了不少兵丁,将原镇海卫改为镇海军,以甄铸为检校水军节度副使,操演水师,重布江防,严查沿海,严防女真女干细刺探。」现在,两江总督衙门已和安南侯先行整饬水师两卫,修整舟船,准备强化江防,而此刻的整军使就是甄铸。

  嗯,甄铸终于圆梦水师营节度副使,解决正三品待遇,可以独领一军,大展鸿图。

  贾珩听到此信后,抱着过来赔罪的甄晴连续颠了十几下,引起双

  手缠搂着贾珩的磨盘好一阵嗔怪,如下了猫崽的母猫一样,轻轻咬了贾珩的脖颈一口。

  至于甄韶,则是向两江总督府告了假,按着甄老太君的嘱托,并未接受两江总督衙门关于镇海军节度使的任命。

  林如海皱了皱眉,声音冷了几分,道:「甄家的确有些过分了。」

  这等政治上背信弃义的行为,历来为官场所不齿,而且也坏了,或者说截胡了贾珩的布置。

  贾珩道:「姑父,甄家如此作为其势不能长久。」

  与甄家保持距离,但也不一定要脱钩,而且磨盘前两天也好好伺候了他几回。

  林如海想了想,提醒说道:「子钰,天子当年在潜邸之时,就不怎么喜甄家仗着上皇宠信,在江南之地横行无忌,曾经上疏请求彻查体仁院,但没有被上皇注视。」

  贾珩问道:「还有此事?」

  林如海沉声道:「天子当年在潜邸之时,已看出我大汉内忧外患,外强中干,想做不少事,但都没有做成。」

  贾珩感慨道:「圣上继位之后,是不容易。」

  林如海铺垫了一会儿,终于隐晦规劝道:「子钰似乎与甄家过从甚密,当然甄家两家原是世交,一下子也不好切割,不过如能借整军一事疏远,也是一个机会。」

  官场之上,没有旗帜鲜明的反对就叫切割,疏远就已是某种程度的切割。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