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

  在西南方向的观礼台上,人头攒动,一架淡黄色的伞盖之下,崇平帝在一众内监和府卫的簇拥下,扶着栏杆眺望着。

  身后轩峻、壮丽的宫殿在冷峭、刺骨的寒风之下巍然矗立,飞檐构角的殿宇,在皑皑白雪微覆中,朱甍碧瓦现出一角,见着几分纤丽妍美。

  而在西南方向,一座飞檐勾角的井亭之上,彩色帷幔为屏,对牌高立,宋皇后、端容贵妃以及冯太后、大批宫妃,陪着太上皇同样眺望着太庙前街之上。

  此刻,街道两侧已经站满了警戒的锦衣府卫和内厂厂卫。

  戴权躬身,小步而来,低声说道:“陛下,文武百官已在安顺门左阙恭候着了。”

  太庙献俘,自然不可能将俘虏进入殿中,惊扰陈汉的列祖列宗,而是在殿前的广场上举行。

  “召文武百官至前殿观礼。”崇平帝面色微顿,向着戴权问道:“永宁侯呢?”

  戴权道:“陛下,已经派人去宁国府知会了。”

  下午是太庙献俘,这样的盛典显然是要贾珩这位平定寇虏南侵的当事人亲自出现,否则总归要差了一些意思。

  崇平帝点了点头。

  这时,一个内监道:“陛下,魏王、齐王、梁王从太庙西北门来了。”

  不大一会儿,魏王陈然,齐郡王陈澄,梁王陈炜从太庙西北门过来,来到城门楼,快行几步。

  说来也巧,几位王爷几乎是前后脚到来,也不知是不是互相打探着对方府上的动静。

  齐郡王与魏王、梁王纷纷向着崇平帝拜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平帝今天心情不错,目光慈祥柔和几分,说道:“都平身吧。”

  看向几个儿子,暗道,现在就差楚王还有泽儿。

  念及此处,问道:“八皇子呢。”

  那内监道:“陛下,已随着太后娘娘在东南井亭观礼。”

  崇平帝点了点头道:“去将八皇子领过来。”

  孩子就要从小教育,如果能培养一个周王弟那样的贤王,于社稷也是有着大用。

  那内监应了一声,连忙传圣谕去了。

  齐郡王陈澄小眼睛中闪过思索之光,思忖着献俘一事来。

  经过此事,那贾珩小儿更为势大,一味再与其直接冲突就有些不智,只需要暗中蛰伏,在关键时候让父皇相疑、猜忌就是。

  而贾珩因咸宁一事与魏王关系特殊,得想个法子挑拨才是,听说南安郡王与小儿势同水火,或许这是个机会。

  崇平帝等候着,不多时,几个内监和嬷嬷领着八皇子陈泽来到城门楼。

  陈泽脸上见着欣喜之色,向着崇平帝行礼说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崇平帝目光温和地看向那小童,道:“泽儿起来,与你魏王兄他们站在一块儿。”

  魏王陈然笑道:“泽儿过来。”

  梁王陈炜也拉过陈泽的手,阴鸷的面容上见着笑意,说道:“泽儿这般高了。”

  别说,还真有一派天家兄友弟恭的模样。

  只是陈泽明显有些害怕这个梁王兄,倒是与一旁的魏王亲近不已。

  齐郡王瞥了一眼三兄弟,心头涌起一股冷意。

  就在这时,一个小内监匆匆跑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向着崇平帝禀告说道:“陛下,永宁侯已至前门。”

  崇平帝循声而望,果见着宫门前的宽敞的街道上,身形挺拔的蟒服黑冠少年,在一道石碑前下得马来,正是太庙门前的下马碑。

  崇平帝目力极好,一眼瞧见那身穿飞鱼服,身形高挑的咸宁公主,冷硬的面容上见着几许和缓之色,说道:“咸宁也过来了。”

  贾珩面色肃穆,将缰绳丢给随行的锦衣府卫,与咸宁公主、清河郡王在一众锦衣府卫的护卫下,向着太庙的拱形宫门而来。

  此刻正是北风呼啸,扑打在脸上略有几许寒意。

  “先生,刚才我看到父皇了。”咸宁公主如飞泉流玉的清泠声音中隐有几许惊喜,说道。

  贾珩温声道:“咱们快过去吧,圣上说不定有些等急了。”

  太庙献俘这种事,他其实只是起个头儿,并不想出太多风头,在这件事儿上男主角是天子,他是导演,不能因为女演员漂亮,导演就亲自上阵。

  此刻,贾珩与咸宁公主以及清河郡主进入太庙区域,登上石阶,在内监的引领下,登上城门楼。

  “微臣见过圣上。”贾珩快行几步,嗯,就是那种登子小跑上前的模样,朝着那中年帝王行了一礼,恭谨说道。

  咸宁公主也近前,无翼山字冠下,几如天山雪莲的明丽玉颜上见着欣喜,唤道:“父皇。”

  小郡主同样规规矩矩行了一礼,然后站在贾珩身旁,凝眸看向崇平帝。

  崇平帝瘦松眉下的目光投向那少年,目中见着几许欣赏,说道:“子钰无需多礼。”

  “婵月也过来了?”崇平帝看向一旁李婵月,见着那少女含羞带怯的眉眼,轻声道:你舅母在东南角的岗楼,你过去看看吧。”

  如果不是晋阳当初有言,其实按皇后的意思,婵月许给梁王亲上加亲倒也合适。

  小郡主“唉”地应了一声,然后来到咸宁公主身边儿站定身形,目光却离不开贾珩的身上。

  另外一边儿,陈然近前道:“咸宁过来了?”

  咸宁公主点了点头,见礼道:“魏王兄。”

  梁王也过来打着招呼,目光看向那眉眼清绝、幽丽的少女,笑道:“五姐怎么穿着这一身儿?”

  咸宁公主笑了笑,清声道:“为着出行方便,不好看吗?”

  梁王笑道:“怎么不好看?英姿飒爽。”

  三兄妹从小一同长大,又是宋家姐妹所生,感情十分要好。

  说着,看向一旁的齐郡王,落落大方地打了个招呼道:“见过齐王兄。”

  齐郡王笑了笑道:“五妹现在愈发了不得,执掌锦衣府卫也不在话下。”

  这时,陈泽伸着手道:“五姐,抱抱。”

  咸宁公主道:“泽儿,你都多大了,还要大人抱着,母妃呢?”

  “母妃和母后在那边儿观礼呢。”陈泽笑了笑,两个豁牙,说着,目光则是落在不远处的蟒服少年身上。

  陆先生说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妻,如是两个正妻是要乱着礼法的。

  永宁侯是有着妻子,母后和母妃又打算让姐姐嫁给永宁侯为妻,陆先生说臣子因媚宠而悖逆礼法,人心丧乱,此乃取祸之道也。

  真的是取祸之道吗?

  陈泽眨了眨眼,这时却觉得自家脸颊被捏了下,抬眸却见着笑意盈盈的自家姐姐,轻声说道:“泽儿想什么呢,眼珠骨碌骨碌的。”

  贾珩这时取出一个单筒望远镜,说道:“圣上,这是臣当初所言观海战形势的望远镜,圣上可借此观之望远。”

  这个时候已经有老花镜,比如贾母就有一副,偶尔需要看书的也会拿出来戴上,因此对望远镜倒也不会如见鬼魅。

  崇平帝闻言,拿过贾珩递来的单筒望远镜,冷硬面容之上现出一抹讶异,说道:“这是子钰先前奏疏上提及的望远镜。”

  在先前的战报奏疏上,贾珩不止一次提及这望远镜的妙处。

  此刻,齐郡王也投将过去目光,或者说从贾珩一来,这位郡王目光就始终落在贾珩身上。

  咸宁公主解释说道:“父皇,此物是先生研制出来的,可以在两军对阵之时,司寇敌情,于两军对垒之时临机应变颇有助力。”

  说着,在一旁给崇平帝普及着望远镜的用法。

  陈泽扬起稚嫩的脸蛋儿,如黑葡萄的眼睛骨碌转着,颇为好奇。

  崇平帝听咸宁公主所言,心头也渐渐有些纳罕,接过望远镜放到眼前,眺望着神京城的街景,鳞次栉比的房舍上方,连屋脊之上的鸱吻小兽上面剥落的白灰都一清二楚。

  心头就是微惊,而后,拿着望远镜开始向着街道望去,低声说道:“果然视野清晰,一如眼前,用之观察两军敌情的确是一件利器。”

  贾珩道:“荀子曰,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望远镜不仅能用之航海、侦查敌情,还能在夜晚观星。”

  崇平帝应着,不由拿着望远镜向着太上皇所在的井亭方向望去,只见太上皇逐渐映入眼帘,那苍老容颜神情的细微表现,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