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楚王还不是军机大臣,但已为兵部侍郎,而齐郡王又是仓场侍郎,差不多都与兵事有着一些关联。

  林如海这时随着齐昆向着崇平躬身应是,方才一直听着自家女婿指点江山,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待众臣散去,崇平帝却唤住了韩癀,道:「韩卿留下。」

  韩癀身形一顿,深吸一口气,然后留在内书房,单独与崇平帝奏对。

  不提崇平帝如何与韩癀面授机宜,却说贾珩领了圣旨,马不停蹄地离了大明宫,此刻已是过晌时分。

  春日明媚,寒风拂面,策马缓行,令人精神一震,贾珩刚出宫门,一众锦衣府卫随之扈从而来。

  贾珩转脸看向眉眼英丽的陈潇,道:「潇潇,择日出兵,咱们先去京营。」

  征虏大将军印,兵部会派人递送至京营,还有出兵前的筹备工作也需要他亲自去盯着。

  陈潇玉容几如清霜,但心头却有几许情绪激荡,牵起手中的缰绳,与贾珩前往京营。

  京营,中军大营

  此刻大营的兵马已经开始动作起来,这次依然是抽调精锐骑军前往太原,此刻,辎重紧随其后,而关于红夷大炮则由骡马转运。

  范仪以及宋源,以及庞师立等将正在清点着骑军出征的各部,要重新编队,因为有着河南之战时的序列,此刻从十二团营以及护军抽调出的骑卒,则已编练好队列。

  步卒以及辅兵转运

  辎重,因为太原就是边镇,而山西又是粮赋重地,整个后勤体系十分顺畅。

  「节帅来了。」游击将军贾芳从外间过来,对着千户官,也是贾珩的表兄董迁说道。

  宋源与范仪闻言,连忙唤了正在忙碌的谢再义、蔡权、戚建辉等众将,前往大营门口,将贾珩迎至中军营房。

  贾珩看向一众将校,说道:「诸位,这次战事不同以往,这次要与女真精锐交手,而且还不是水战,而是在陆上。」

  这一次的战略目的,除了整顿太原、大同军务,其实就是与察哈尔蒙古的骑军联合作战。

  当然,他会伺机先夺二镇之兵权,否则大战一起,容易被猪队友坑害。

  至于大战会不会起,随着战争局势走向,肯定会出现。

  要知道长平之战的爆发,仅仅是因为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给赵国,战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次先发骑军六万驰援大同,再以步卒六万进抵太原,以策应北平方面。」贾珩紧接着说出了调兵安排,说道。

  他心头已有通盘谋划,骑军只是方便进入草原,便于与察哈尔蒙古共抗女真,而步卒则是为了一举解决大同、太原等军头儿尾大不掉之势。

  至于步卒更多还是应对北平方面。

  宋源沉吟说道:「节帅,如是以骑军奔赴大同,辎重调拨就需要六七日。」

  这一次不是河南,彼时河南府库有着钱粮,再加上抄了两家藩王的家,军粮的问题一下子解决。

  「山西太原府库有着一些粮秣,另外先准备几日的口粮,另外户部也已经准备民夫调拨粮草,随着步卒前往大同。」贾珩低声说道。

  这不是还有晋商?他出门什么时候带过大量军粮辎重?一向都是抢大户。

  但此事太过机密,一点儿都不能透露,所以方才他在御前半个字都不说。

  户部肯定会转运钱粮,但晋商以及边将,他要借机将这些蠹虫一扫而空。

  宋源面色微震,道:「既是如此,粮秣辎重之事应无大碍。」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军械、甲胃方面,兵部方面会派专人负责。」

  这是一次倾国之战,可以说天子投入了最大的精力关注,对他报以巨大的期望,就等着收割一场辉煌的胜利,基本不会出现那等掣肘的狗屁倒灶之事。

  就在这时,军卒来报,说道:「启禀节帅,楚王爷在军营外求见。」

  贾珩面色默然,吩咐道:「人来了,都去迎迎。」

  不大一会儿,一袭银白蟒袍、丰神俊朗的楚王陈钦,带着王府长史廖贤从外间过来。

  二十多岁的青年,剑眉朗目,面皮白净,仪表堂堂,离着多远就朝贾珩行礼,说道:「永宁侯。」

  贾珩看向不远处的青年王者,目光在头顶的青色头巾盘桓了下,拱手说道:「见过王爷。」

  毕竟是天潢贵胃,这礼数都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三丈,这倒是与同道中人无关。

  话说甄晴这时候快三个月了,也该显怀了。

  身后的将校也纷纷向着陈钦抱拳行礼。

  楚王面带笑意,一一还礼,看着眼前那些精神昂扬的将校文武,心头就有些火热,如是有着这些人支持,何愁大事不成?

  贾珩将陈钦迎至中军营房,分宾主落座,微笑道:「刚才还在与宋主簿说,此次出征将校的军械、甲胃尚需筹措,正说着,王爷就来了。」

  楚王也笑道:「此为小王分内之责,贾侯放心,这些军械一定齐备周全,弓弩箭失、甲胃兵戈,小王正与军器监协调。」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有王爷坐镇兵部,筹措军械,

  我也就放心了。」

  说着,看向一旁的范仪,说道:「范书记,将需要更换的军械细目簿册,与楚王殿下对接一下。」

  楚王沉吟片刻,说道:「其实有些私事想要相询贾侯,不知可还方便?」

  贾珩面色微顿,说道:「此间为军营,王爷有什么私事相询?」

  这个楚王明显是故意的,非要给京营将校面前造成一种和他很是熟稔的印象。

  这时,宋源离座起身,拱手道:「节帅,下官先回去准备出兵事宜。」

  董迁以及一众将校则是借口有事,同样陆续离了中军营房,一时间就剩下贾珩与楚王二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