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种感觉,还是上一次,他登基之时,那种心绪振奋,几乎让他不能自持。

  阅读网

  其他文武群臣,也多有面色倏变者,神情不一而足。

  杨国昌脸色阴沉,目光冷冷看向下方那蟒服少年,心头怒吼,“佞幸之臣,祸国贼子!”

  韩癀眯了眯眼,眸中冷芒翻涌,看着那端坐在马鞍上的少年,目光幽幽,须臾,心头重重叹了一口气。

  大势已成!

  经过阅兵扬武,已是天子爱将、帝党中坚!

  此刻武勋阵列,北静王面色振奋,看着下方的军卒,这位祖上以功高而爵袭不减的年轻郡王,见着大汉军威恢复盛装,心绪激动。

  另外一旁的南安郡王,苍老面容上倒是看不出什么神情,一言不发,只是死死盯着那英姿勃发的少年。

  而柳芳已是脸色铁青,心头怒骂,谄媚之臣!

  其他,宗室藩王面色震动,心思惊异。

  宋皇后与其妹端容贵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捕捉到喜色。

  伴随着马蹄踏过青石板路上,发出的“哒哒”声,贾珩率领的最后一营骑卒,也如潮水一般汹涌过安顺门,向着街口尽头浩浩荡荡而去。

  崇平帝激荡心绪仍久久不能平静,看向一旁的李瓒,道:“李卿,京营按此整顿,何愁北虏不定?”

  这不是孤立的队列军容,而是贾珩在整顿京营上的雷厉风行,以及前后对比的巨大变化,给予了崇平帝一股强烈的自信。

  李瓒看着难以自持的崇平帝,谨慎斟酌了下言辞,道:“圣上,京营毕竟整训时日尚短,还需至少一年的操演,才堪大用。”

  崇平帝点了点头,面色振奋不减,微笑道:“朕知道,贾子钰先前策疏问对曾言,不骄不躁,稳扎稳打。”

  杨国昌闻听一旁君臣二人对话,心头已笼上了厚厚阴霾。

  天子对贾子钰几乎快要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这对大汉社稷是祸非福!

  李瓒拱手道:“圣上英明。”

  此刻,城门楼上的陈汉君臣,都在议论纷纷,情绪高涨。

  一来是距离上次阅兵扬武有了不少年,骤然见着这般雄壮的兵势,有了滤镜加持,就觉得场面宏大,心神震撼。

  二来贾珩主导下的京营整顿,首要注重军纪军容,号令队列,观赏性上也颇得称道。

  军阵厮杀技艺,这些都可以通过技巧磨练。

  而军纪不明、队列散漫,那几乎不用说,多少厮杀技艺也没用,因为军兵的个人武勇只有在军兵阵列中才能得以最大的彰显。

  后世某位就曾说,颜值就是战斗力!

  于是外行、内行,都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东西。

  贾珩这时率领骑卒大队过了安顺门,来到街道尽头,刚刚勒住马缰。

  这时,一骑飞快而来,内监高声道:“云麾将军,圣上口谕,速速往安顺门城门楼面圣。”

  贾珩闻言,领了口谕,转头与一旁的蔡权、庞师立等一众将校对视一眼,最终看向一旁的宋源,道:“宋主簿,与诸位将军约束好军兵。”

  宋源领命应是。

  贾珩这时,打马扬鞭朝着安顺门驰去。

  此刻安顺门宫城门已大开,贾珩正待翻身下马,就听城门楼上传来内监尖锐的声音,“圣上口谕,云麾将军可骑马直入,无需落鞍下马。”

  贾珩闻言,心头一动,清朗声音满是毫不迟疑的坚定,道:“臣谢圣上之恩,只是宫城御道骑马疾行,臣不敢奉旨。”

  天子一高兴,就给他埋雷,安顺门中的御道,一般是不允武将驱马而行。

  此刻,原本城门楼上,已渐渐从阅兵盛景震惊的文臣,原本听到崇平帝的口谕,皱了皱眉,正待犹豫着是否出言劝谏。

  忽地听着下方少年之言,都是心头一震,看向那翻身下马的蟒服少年,心头难免五味杂陈。

  如斯少年,品行端方,并不恃宠而骄,当真是无可指摘了。

  李瓒目光欣赏地看向那少年,暗道一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前途不可限量。

  杨国昌目光却阴郁几分,心头愈是冷意涌动。

  装腔作势,大奸似忠!

  如是飞扬跋扈还好说,但一未及弱冠的少年,受天子如此殊遇,仍深沉内敛,只能说……其志不小!

  贾珩这时,随着迎接而来的戴权,进入宫城内,登马道而上城门楼,迎着文武群臣的复杂目光,神情从容,快步流星,近前行礼,“微臣见过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