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皆以缇骑为凶獠,避之唯恐不及,如今看到永宁伯所领缇骑,近前亲切攀谈,简直为生平仅见。

  「如永宁伯前日所言,兵源于民,兵民一体,向使同舟共济,或有军民之情犹如鱼水,纵有胡虏来犯,十万百姓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徐开目光幽远,心头感慨着。

  这段时日与贾珩共事、交谈,这位两榜进士出身的翰林侍讲学士,为贾珩才学谈吐、治政主张所折,认为其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志,难得可贵的是,赤子之心未泯。

  此刻开封府衙,开封府的差役站在大门外,持刀把守,锦衣府卫在前后两门簇拥,守卫森严。

  大明宫内相戴权手下的一个邹姓内监,作为这次传旨的中官,年岁三十出头,此刻坐在官厅中等候多时,白净无须的脸上满是焦虑之色,频频转头问着一旁相陪的开封府的一位通判。

  「来了,制台大人来了。」

  伴随着外

  间书吏惊喜的声音传来,就见着远处几个飞鱼服、绣春刀的府卫,撑着一把把雨伞,簇拥着衣衫满是泥污的蟒服少年,进得官厅。

  而这位内监不由抬眸看去,心头一惊,几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初意气风发,丰神如玉的永宁伯怎么这般狼狈?

  「永宁伯,你这是?」那内监起得身来,震惊说道。

  贾珩朝天使拱手一礼,朗声道:「这位公公,在下刚从河堤上下来,满身泥浆,以免于上不敬,此刻先去沐浴更衣,着人准备香案,再行接旨,公公可先喝茶。」

  那内监反应过来,打量着身后同样飞鱼服满是污迹的锦衣府卫,心绪莫名,连忙道:「那永宁伯去沐浴,咱家在此等候。

  暗道,怪不得年纪轻轻就是陛下身旁红的发紫的人物,这般忠于王事,不辞辛劳。

  嗯,等回去后,当向戴公公说说,背后说人好话,力度要强上一些。

  事实上,贾珩在河南的种种举动,也经过内卫探事的一些秘密渠道传至神京,为崇平帝所知。

  不多时,贾珩在后院沐浴更衣而毕,换上一身新的蟒服官袍,腰系玉带,面容清俊,目中神芒敛藏,接着来自神京的圣旨。

  旨意并不复杂,着贾珩总督河道,兼领东河与南河,全权处置防汛、抗洪事宜。

  贾珩接过圣旨,面色一肃,问道:「这位公公,内阁的赵阁老不是还在泗州?」

  这几天一直在河堤上抗洪,就没有留意锦衣府传来的神京消息,不过也隐隐猜出一些崇平帝的用意,以他权摄河督,查察贪渎,肃清积弊。

  不过这几天京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具体细节,却不为所知,这就是离中枢太远的弊端,反应不够及时。

  内监压低了声音,说道:「永宁伯,咱家临行前,戴公公交代了,这次圣上得知泗州决堤,又惊又怒,在朝会上申斥了不少大臣,这才让永宁伯临危受命,总督河务,以图渡过这次洪汛,内阁的赵阁老主要于后,督促民政,括备救灾物资。」

  贾珩面色沉静,冲那内监道了一声谢,思忖着朝堂的动向。

  天子这是齐浙两党都信不过了,只信他,只是这样一来,又要与浙党对上?

  可,他好像也没有什么选择。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那本官稍作安排,即刻前往徐州,与赵阁老会商防汛、救灾大计,另外,南河总督高斌前日畏罪自杀,本官为锦衣都督,也该查察此案,探寻本末情由。

  现在他已不是副河,而是兼领河道总督,也该去往徐州、淮安看看,如有泄洪之事,需得通盘筹划。

  邹姓内监闻言,面色变了变,分明在为南河总督高斌的畏罪自杀震惊莫名。

  「这位公公,失陪,在下还要前往书房书写奏疏。」说着,与随行的宋暄使了个眼色,让其招待着传旨的中官,然后请着圣旨,来到书房,开始书写奏疏。

  主要是高斌畏罪自杀一事。

  而后出了书房,看向在一旁的锦衣亲卫刘积贤,吩咐道:「速速点齐亲卫晚上连夜前往徐州。

  现在兼领南河与东河,也不能只顾开封府这边儿,好在这几天水位已有下降趋势,不过走之前也需和晋阳与咸宁、元春她们说一声。

  晋阳长公主府,阁楼中

  晋阳长公主坐在一方书案后,转眸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窗外一株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大片翠郁的树叶承接着雨珠,不时响起断断续续的滴答声,可见天穹时不时沿着梧桐树落下。

  「今天的雨好像小了一些。」丽人丹唇微启,看向一旁取了灯笼罩,拿着火折子点着蜡烛的女官。

  怜雪轻步近前,轻声道:「殿下,是小了

  一些。晋阳长公主忽而轻轻叹了一口气。

  怜雪安慰道:「殿下也别太担心了,永宁伯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儿的。」

  晋阳长公主螓首点了点,问道:「婵月和咸宁她们几个在屋里忙什么?

  元春近前,端着一个盛好茶的茶盅,脸上带着几分笑意,说道:「殿下,她们几个凑在一起,在小郡主房里做着女红呢。」

  晋阳长公主也轻笑了下,道:「她们几个小丫头凑在一起不贪玩了?竟知道做些女儿家的事儿,难得。」

  其实,哪怕是贪玩调皮的湘云,也是针线活的好手,这是在忠靖侯史鼎家里跟着几个婶子练出来的。

  晋阳长公主坐在太师椅上,端起茶盅,抿了一口,随口笑问道:「做的什么?」

  暗道,不会做的都是他的衣裳吧,你做外裳,我做里衣那种?

  「这不夏天了,做几个扇套什么的。」元春轻声说着,转脸眺望向窗外,乌珠流盼的美眸见着思念。

  珩弟一走又是几天。

  就在这时,一个女官沿着楼梯上了二楼,道:「公主,永宁伯过来了。」

  晋阳长公主闻言,手中捏着茶盅晃了晃,溅出的水落在白皙如玉的手背上,那张绮丽如霞的脸蛋儿上浮起喜色,问道:「人呢?」

  难道洪汛结束了?

  说话的工夫,贾珩已然随着女官进得阁楼,看向晋阳长公主、元春等人。

  「珩弟。」元春起得身来,定定地看着那面容苍白的少年,定睛一看,只觉心神微震,鼻头一酸,那张莹润丰美的玉颜见着苍白。

  珩弟他这些天清减了。

  晋阳长公主同样看向贾珩,怔立片刻,丹唇微启,声音不知为何已有几分颤抖,问道:「回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