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最快更新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

  宁国府,天香楼

  暮春三月,风朗气清,天高云澹,会百花盛开,争奇斗艳。

  二楼,荣宁两府女卷围拢一起,珠翠环绕,莺莺燕燕,聚之一堂。

  不久前贾珩在河南大胜的消息,随着文武百官朝会以及随后入京的军报,荣宁两府就门庭若市起来。

  先是接受了如保龄侯、忠靖侯史家等一众老亲的庆贺登门,而后是京营武将家的诰命夫人登门拜访秦可卿,前前后后热闹了几天。这几天,在凤姐的提议下,荣宁两府又请了戏班子和杂耍艺人,听戏唱曲,热闹非凡。

  此刻,贾母在鸳鸯等众丫鬟的簇拥下,坐在罗汉床正中,左边儿是秦可卿、凤纨、元迎探惜四春、钗黛、湘云、邢岫烟、尤二姐、尤三姐……等年轻姑娘,右边则是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

  此外,挨着薛姨妈而坐的还有楚王妃甄晴、北静王妃甄雪,两人一左一右,正簇拥着一位着宝蓝色绸缎裙裳,年岁四十左右、徐娘半老的妇人,面皮白净,笑意盈盈,身后站着四个嬷嬷以及几个丫鬟。

  其实,这几天,楚王妃甄晴,北静王妃甄雪已时常带着小萝莉水歆,过来与元春、秦可卿叙话。

  不过,今天则另有不同。

  因为金陵省钦差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的夫人,甘氏来京探望两位在京中嫁为王妃的女儿。

  此外,甄家太夫人,另打发了几位嬷嬷运来南省的特产,同时让甘氏带了一封书信,过来探望荣宁两府,或者说是探望贾母这位荣国太夫人。

  恰逢贾母正在宁国府天香楼听戏,因此嬷嬷就领着甄家几人来宁国府说话。

  甄应嘉夫人来此。

  一来,甄贾两家原为老亲,二来,随着贾珩在大汉朝政坛的强势崛起,哪怕是远在南省的甄应嘉,在年许时间内,也频频从邸报上听到贾珩的名字。

  邸报作为刊行诸省的报纸,官吏基本人手一份,时常阅读,用来解读大汉中枢朝堂的政治变动。

  因此,当甄应嘉在钦差总裁体仁院的官厅,泡上一杯茶,拿起衙门小吏送上的邸报随意翻阅,去看京中政坛要闻。

  大抵就是,起初贾珩还是豆腐块儿上一条不起眼的简讯,如贾珩提点五城兵马司,查封三河帮等匪寇窝点。

  而后不多久,贾珩履任果勇营都督,靖平三辅贼寇,再之后,贾珩授锦衣都督,贾珩主持阅兵事宜,升任大汉一等男……这些刚开始都不怎么起眼。

  而随着贾珩授检校京营节度副使,主持京营日常事务。

  再到,皇陵贪腐桉,出镜率已然是越来越高,但宛如坐上了火箭一样,赫然已是大汉朝的宰枢重臣。

  那么直到现在,基本就大致形成一种画风:贾珩,男,汉族,崇平元年生人,武勋……现任军机大臣、检校京营节度副使、锦衣都督、兵部尚书、河南总督,爵封永宁伯。

  试问,甄应嘉如何坐得住?

  但因为其为钦差金陵体仁院,身负皇命,无谕旨不得擅离金陵。

  故而特意叮嘱赴京的甘氏,来荣宁二府时,重新联络两家的关系,尤其是往宁国府多走动走动。

  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亲戚不勤走动,天长日久,就会渐渐澹了下来。

  而在红楼原着中,甄家抄家之后,财货就成箱成箱搬至贾家,让贾家保管,可见两家关系之亲厚。

  甘氏笑了笑,说道:“婆婆在家中时常提起太夫人,一直说一晃眼这般多年,都没见到太夫人,想的不行。”

  “我刚才看着她的笔迹,一时间也有些恍忽,说来,自我扶着小荣国公赴南落叶归根,离金陵一晃也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不知她现在怎么样?身子骨儿可还好吧?”贾母苍老面容上见着回忆之色,不仅是对金陵的回忆,还有对小荣国公贾代善的追忆。

  提及甄应嘉之母奉圣夫人的身子骨儿,甄应嘉夫人甘氏,面上笑意敛去一些,叹了一口气道:“婆婆她去年入冬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开了春,将将好一些,又是咳嗽不停,现在才好了一些。”

  “可延请了太医?”贾母关切问道。

  邢王二夫人、凤纨、四春、钗黛,众人也都纷纷看向甘氏。

  “延请了,太医说老太太就是上了岁数,旁的倒也没什么妨碍。”甄应嘉夫人甘氏轻声说道。

  贾母闻言,面色顿了顿,唏嘘感慨说道:“她也是年过八旬的人,还是需得注意身子骨儿才是,说来南省天气暖和,水土养人,她在家里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其实还好一些。”

  “太夫人不知,这几年,南面儿也冷了起来,湿冷湿冷的。”甄应嘉夫人甘氏感慨说道。

  甄晴一身澹黄色衣裙,云堆翠髻,容仪秀丽,清眸见着笑意,接话说道:“家里老祖宗这几年,上了年岁,办了八十大寿,那天老祖宗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老祖宗还说人逢七十古来稀,她此生都没什么遗憾了,就是想着和以前的诰命姐妹没有得见,说能见着就好了。”

  “她是个有福气的,现在四代同堂,儿子又孝顺,还有你们几个乖巧伶俐的孙女儿。”贾母面上挂起笑意,感慨说道。

  风姐笑道:“老祖宗,等再过年,老祖宗七十大寿,也得好生操持操持呢。”

  甘氏笑道:“可不就是。”

  天香楼中众人都是听着。

  甘氏笑道:“太夫人也是有福气的人,现在荣宁两府枝繁叶茂,蒸蒸日上,珩哥儿现在还是军机大臣,太夫人的儿子也是通政司的官儿,再小一辈儿的还有宝玉,嗯,怎么不见宝玉?”

  甘氏挺会说话,语气更是轻轻柔柔,不停恭维着贾母。

  王夫人笑着接过话头儿,笑道:“宝玉他上学去了,这不是,这几天京兆府快到了进学试。”

  甘氏怔了下,笑着说道:“进学试,那可真是了不得了,说来,我们家那个宝玉倒是成天不爱读书的,常在后院跟着姐妹打闹,弟妹是怎么教着宝玉的?”

  因为甄应嘉年纪比贾政大一些,甘氏称着弟妹,已婚妇女凑在一起,大抵就谈着孩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之挽天倾,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红楼之挽天倾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