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粟米套种产量大幅度提高的秣食豆也能换钱,不止换钱,还能换高产粮种。

  什么!高产粮种竟然亩产三十石?

  这是什么神仙粮种?

  还有那什么新式沤肥法,结合王府收购站兑换到的高产粮种,能让亩产翻几番?

  那还等什么呀!

  南蛮各地的百姓一窝蜂涌到王府收购站打听,简直比过年还开心,这是生活有了盼头的激情。

  燕恪瑾不差钱,以前不差,现在有了金矿银矿,就更不差了,于各个县郡设了收购铺,买铺子、雇人,分分钟的事。

  铺子主事得了王爷的吩咐,笑呵呵地把红薯和土豆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分别竖了一块木牌,用毛笔书写着两种作物的亩产。

  不过,如果不是用秣食豆和甘蔗兑换的话,银钱购买不仅要查看户籍而且还限量,每户最多购买一石。

  一石土豆当种子用的话,约莫能种半亩地。

  百姓们嫌少,自然就挖空心思找甘蔗、种秣食豆去了。

  南蛮的民间,掀起了一股耕种风。

  几乎各个郡县、各个村落,都在讨论那亩产高的简直像仙界产物的高产粮种,以及能兑换高产粮种的秣食豆和甘蔗。

  不到春耕,就有无数人涌向荒地,抡起锄头开荒。

  以前开荒难,如今曲辕犁已经普及全南蛮,开荒不再是难事。

  浇灌是麻烦了点,但听说王府推出了一款自动浇灌的稀罕物,叫水车。离水源远的村落,可去王府收购站申请,王府会派人去当地考察,核实无误就会批准该村免费使用水车。

  有了水车,浇灌也不再是难事。

  南蛮百姓纷纷夸瑾南王是个一心为民的好王爷。

  后来,不知谁传出了个消息,说瑾南王原来就是前任太子,因为不受皇帝喜欢,被废了太子头衔不说,还被撵到鸟不拉屎的南蛮封地。

  淳朴的南蛮百姓一听气坏了,纷纷替瑾南王憋屈、抱不平。

  原本南蛮离京中隔着一座怪山、还离着几千里,太子换没换人,他们根本不关心。

  可一旦听说身边那一心为民的好王爷,原来就是前太子,那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着不敢骂皇帝眼瞎,但心里无不觉得,皇帝想必年纪大了,七老八十不中用了,放着一心为民的好太子不用,还把人撵到南蛮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是南蛮的福气。

  瞧瞧,瑾南王一来,他们用上了轻便省力的曲辕犁,种上了神仙般的高产粮种,给灌溉困难的村落免费安装水车,还允许他们用秣食豆和甘蔗换银钱、换高产种子。

  出于对瑾南王的感激,不少百姓自发地往收购站送自家做的腌菜、晒的菜干,还留下一番安慰的话:

  “王爷莫要丧气!”

  “王爷离开京中,是京中百姓的损失,却是我南蛮的福气!”

  “王爷,南蛮百姓永远支持你!”

  “……”

  收到铺子主事从各个郡县辗转捎来的来自百姓们自发赠与的爱心特产以及慰问词,燕恪瑾愣了好半晌。

  “谁传出去的?”清冷的嗓音里,透着几分恼意。

  他可从来没想过,要利用百姓来达成自己的大统之业。

  “王爷,是百越郡新郡守李成河所为。”燕七收到线报立马进来回禀。

  燕恪瑾闻言,抽搐了一下嘴角。

  李成河是他的人,事事以他的大业为先,正是如此,才趁机宣扬。

  可李成河不知道,王府收购秣食豆和甘蔗,是为了酿酱油和制糖,并非他以为的借故推广高产粮种、收买人心。

  粮种是要推广,但和收购上述两项东西毫无关系。

  “让他坐好自己的郡守之位。需要他配合,本王自然会知会他,让他少自作主张。”

  “是。”

  之后,为了不让百姓过多关注朝政一事,免得言语过激、引火烧身,燕恪瑾找王妃商议,推出了几大工坊联手招工的消息。

  相比朝堂风向,吃饱穿暖才是百姓们最为关心的切身要事。

  徐茵当着下人的面, 没说什么,配合他把招工的事落实到位。等两人独处的时候,实在憋不住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燕恪瑾双手往她咯吱窝一掐:“嘲笑本王?”

  徐茵抹着笑出的眼泪:“不敢不敢!封地子民如今都是你靠山了,呼着喊着支持你,劝你莫丧气,我哪敢呀……哈哈哈哈……你别挠了……”

  “……”

  最后,被羞恼的王爷,扛上床就地镇法了。

  徐茵:失策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最新章节,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