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三体…船(2/3)

小说:大国军舰 作者:华东之雄 更新时间:2024-02-07 03:08:44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阻力小的原因!

  甲午战争时期的影片里,那些战舰都是细长的,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足够高的速度,到了现在,军舰的长宽比才小于10,主机功率大,可以抵消掉阻力,同时给水手们提供更舒服的空间。

  如果单独从数据来看,三体护卫舰的长宽比更是达到了5这个级别,好像阻力更大,但是实际上,看它下面就知道了,深入水下的部分并不多,而且都是细长的!

  中间主力的舰体,长宽比超过12,一般都到了14这个级别!

  这种细长的舰体行波阻力比较小,但是在航行中会出现严重的横摇现象,如果只有中间的船体,那绝对不会稳定,谁坐谁晕船。

  但是,如果再加上两边的片体就不一样了。

  两边的片体插入水中,让船只稳如狗,由于阻力小,航行起来还能快如闪电!

  总之,三体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船型!

  想要打败明州集团,赢得竞标,那就得用三体船!

  杨振军说出这些话来,然后抬头看了一眼主席台,果然,上面的人都在用兴致勃勃的目光望着他,于是他就更有信心了。

  “我们知道,船只在航行的时候,分成了六种不同的震荡状态,分别是横荡,纵荡,艏摇,横摇,纵摇,垂荡,我们设计的这种三体船,可以大大地提升航行的稳定性,减少各种震荡的发生,在我们这种船上,哪怕就算是做外科手术也没有任何问题。”

  “和双体船相比呢?”一名领导开口。

  海军没有三体船,但是有一大批022双体导弹艇,所以现在,领导们就会用双体船和三体船来对比。

  “和双体船相比,我们的三体船会更加的稳定,双体船虽然很稳定,但是却出现了新的扭摇和急摇的问题,这是双体船的船型特点造成的,而三体船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它是最先进的船型,以后肯定会用在大量船只上!”

  双体船的横向更宽,所以船只的横摇会大大降低,毕竟阻尼很大,但是在航行的时候,两边船体受力不会完全一样,结果就导致船只运动更加复杂,出现让人无力吐槽的“扭摇”和“急摇”问题。在某些海况下,双体船甚至比单体船更容易晕船。

  所以,双体船只能造个导弹艇,并没有更大型的军舰,但是三体船就稳定多了,后世美国人造的滨海战斗舰,足以说明这种三体船的稳定性不是浪得虚名。

  杨振军他们相信,自己能引领新的造船潮流,就像是明州集团曾经做过的那样。

  秦涛在下面,一直都在兴致勃勃地听着,目光中带着赞许。

  “等等,这军舰上是不是少了什么?”就在此时,一名领导开口:“这也不是核动力的军舰,怎么看不到烟囱?”

  杨振军笑了笑:“各位领导,这也是我们想要给各位领导介绍的另一个特色,我们三体船采用了侧舷排气,已经不需要烟囱了,红外和光学特征也会大大减小。”

  侧舷排气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比如说航母,核动力航母也会冒烟,而且从侧面冒出来,那就是辅机点火之后冒出来的,时间长了,侧面还会被熏黑。

  但是对普通的单体军舰来说,烟囱是必须的,当然了,烟囱也经过了一系列的进化。

  当年,当船只动力进入蒸汽机时代的时候,就开始树立起来烧煤用的烟囱,烟囱越高,排气效率越好,所以可以看到船只顶着高高的烟囱,非常的有趣。

  再然后,就是多个烟囱的竞争了,这东西就和汽车的排气管一样,数量越多越拉风,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就有四个烟囱,一些船只虽然不需要这么多,也得安装几个假烟囱来装样子。

  在战场上,假烟囱甚至还能迷惑敌人,比如1914年10月,德国东亚舰队的“埃姆登”号巡洋舰就用帆布和木架做了个假烟囱,冒充英国巡洋舰雅茅斯号,大摇大摆地开到老毛子的“珍珠”号巡洋舰旁边,发射鱼雷将老毛子送进海底。

  至于第一个用侧舷排放的则是岛国人,在二战的时候,他们建造了不少航母,但是发现烟囱冒出的黑烟会干扰到舰载机的起降,于是在凤翔号航母上装备了3个可以向舷外侧放倒的矮烟囱,后来又在赤城号、加贺号、翔鹤级等航母上装备了从右舷向侧后方排气的大烟囱,可算是岛国航母的独特婊子。

  不过侧舷排气在海况恶劣的时候,容易被海水倒灌,所以并没有流行起来。

  到了现代,随着燃气轮机的使用,进排气需要的空气量也很多,所以可以看到一艘军舰上可能会有几个烟囱,不过一般情况下都会尽量靠近,不干扰其他的布局,而且,在圆形的烟囱外面还可以看到方形的布置,上面还有很多开口,这些就是进气口。

  燃气轮机需要的进气量很多,需要的进气口很大,而烟囱周围的空间闲着也是闲着,就这样利用起来,而且吸进来的空气还正好给烟囱里的热气降温,这样可以减少红外特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军舰,大国军舰最新章节,大国军舰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