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二十三章 去请示陛下吧(3/3)

小说:大明1805 作者:王子虚 更新时间:2023-04-24 23:59:03
  

  再加上一些两万吨左右的两栖舰船,理论上的主力舰吨位就超过四百万吨了。

  这差不多就是大明未来的远期目标了。

  大明建设和维持这些舰船,难度并不会比朱靖垣前世的美国海军压力大。

  可能与很多人的认知不同,美利坚造船业一直都很拉胯。

  不只是新世纪去工业化之后拉胯,哪怕是疯狂爆兵的二战美利坚造船业同样拉胯。

  特别是跟英国对比的时候,美国人的船价格还贵,质量还不好。

  这不只是因为美国相对英国可以算是后发国家,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搞贸易保护。

  美利坚在1920年颁布的琼斯法案规定,在美国境内提供航运服务的船舶,必须是完全在美国境内组装,船舶主体由美国本土制造。

  而且船舶的所有权至少有75%是美国公民拥有,船员中至少有75%必须为美国公民。

  贸易保护的初期当然是有好处的,能够促进本土相应工业的发展壮大,避免相应产业在不成熟的时候直面外来成熟产品冲击。

  但是,在相应产业基本成熟之后,如果还不解除贸易保护,不让相关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多半会把相关产业给再次养废了……

  美利坚的造船业就是这样。

  二战美利坚造船速度可谓是前无古人的,但那基本上就是靠钱多硬堆出来的。

  当时美利坚的自由轮,虽然的确量大管够,但是质量远不如英国货船,价格还贵很多。

  只是英国处于战争前线,根本没办法放开了生产,只能大量进口美国货。

  无论美利坚有没有去工业化,在贸易保护之下孕育的美利坚本土造船业,永远都不可能造出物美价廉的军舰。

  所以美利坚无论是军舰还是民船,从二战爆发的时代就没有便宜过。

  大明现在也可以说是有贸易保护的。

  但是大明的规模已经超规格了,不需要外来的厂商与大明厂商竞争,大明内部的自己的厂商竞争起来就能把价格拉下来。

  更不用说大明还有官营船厂和皇室造船厂,大明海军自己的采购规模也比美军高一截,海军自己的订单就能产生规模效果,进而压低实际生产成本。

  所以朱靖垣规划这个目标其实算不上远大。

  但更重要的是在达到这个目标规模之前,如何从现在的状态过度到目标状态。

  首先是战列舰。

  战列舰是注定要淘汰的,所以不可能无限制的放开了建造。

  应该在合适的节点开始控制数量,缩减与航空母舰的建造比例。

  同时,现在和后续建设的战列舰,应该直接以指挥舰为目标来设计。

  然后是航空母舰。

  在航母全部更新成十万吨级以上超级航母之前,可以将不同级别的航母高低搭配使用。

  所以航母的设计和建设以及升级本身都可以按部就班的进行。

  但是要对不同吨位的航母数量做出控制。

  特别是六万吨航母开工之后,就不应该继续建设四万吨的常规航母了。

  但可以以四万吨航母舰体为基础设计两栖攻击舰。

  新代意义上的两栖攻击舰的甲板和机库,都能够调动和使用二战时代的螺旋桨飞机。

  两栖攻击舰需要的坞舱,也可以暂时当做下层机库或者备件库来使用。

  这些两栖攻击舰在这这个时代仍然可以作为航母使用。

  早期设计在功能上可以侧重于航母,在中期大修改装之后开始侧重于两栖作战。

  最后就是电磁探测设备、制导武器、涡轮发动机等新技术的应用了。

  后续战舰设计应该针对这些武器和设备做出预留。

  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炮塔应该可以方便的改装城导弹发射架和弹药库。

  新战舰应该设置更多的发电机,以满足电磁探测设备的使用。

  直升机的研究和设计层面,应该考虑涡轮发动机的应用。

  朱靖垣把自己的这些思路整理出来,把两栖攻击舰为首的两栖舰船的用途写明白,把自己了解的两栖舰船的设计方案写清楚。

  专门写了一份相对正式的报告和建议,直接发给了自己的父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1805,大明1805最新章节,大明1805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