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六十二章 “战列舰”(3/3)

小说:大明1805 作者:王子虚 更新时间:2023-04-24 23:59:03
  

  “一千万的资产不拆分,需要缴纳三百三十七万所得税。

  “分给十个人之后,每个人的资产是一百万,需要缴纳十七万两千银钞的税款。

  “十个人需要缴纳的总税额,也只剩下一百七十二万银钞了。

  “工厂的大东家们,其实只需要掌握三成的股份,就能完全掌控整个工厂。

  “其他的都可以分给重要下属以及合伙人。

  “这三成股份再拆分给几个孩子,每个孩子上交的税款和总税款会更少。

  “朝廷还可以出台专门的规定,这样拆分继承家产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降低税率。

  “比如说,一千万家产平均分给五个孩子,每个孩子能够得到两百万,但是每个人都只需要按照一百万的标准缴纳所得税。

  “再加上最终会返还的那部分,实际需要缴纳的税款还会更低。

  “这种方案在某种形式上可以算是新版推恩令……

  “你也不用担心,持续拆分后厂商就没有规模效益了,大型工厂和商行当然是官营的。

  “民间厂商分的越细,整个市场也就越稳定。

  “就像农业时代,全天下都是自耕农和小地主的王朝初年,社会要比遍地都是大地主和佃农的王朝末年要稳定的多。

  “还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将民间宗族式的厂商管理方式,转化成商业化的管理方式。

  “几个继承人可以都拥有股权,可以将股权交给官营厂商作为遗产税。

  “但是,整个工厂本身,可以仍然继续完整经营。

  “只是管理者从原本的东家家族,变成了朝廷可以插手选择的职业掌柜。

  “更何况,这次税收改革,最重要的目的是把律法确定下来。

  “现在大明的情况,也许很难切实的执行下去,但可以作为目标去努力。

  “以后围绕已有的税法,摸索合理的实施方案,建立完善的执行机构,慢慢的收起来。”

  朱靖垣听了之后恍然大悟式的连连点头:

  “我……我确实是没有往这个方面想,我的思维确实跑偏了……

  “我其实并不是故意要站在工厂主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我只是站在‘工厂’本身的角度去思考了。

  “我当时没有马上去考虑,将‘工厂’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的问题……”

  朱靖垣其实是前世看多了各种新闻和自媒体的文章。

  也确实觉得,继承税和赠予税太难收。

  甚至考虑过,本来正常运营的工厂,因为继承税直接垮掉。

  就没有考虑过其他的现代手段,以及在王权时代可以实施的更简单粗暴的方案。

  朱靖垣甚至曾经下意识的相信了,某些人声称的遗产税损害的是中产阶级利益的说法。

  然而后世美国的遗产税起征点,已经提到了一千一百多万美元,赠予税总免税额也有一千一百多万,总计有两千两百多万的合法免税交给孩子的资产额度。

  美国中产阶级别说两千两百多万的资产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的资产都是负的……

  现在大明的遗产税的初步方案中实际起征点,是直接放到了二十五万银钞,相当于后世的两千五百万人民币。

  与此同时,大明的地价和房产价格,都被朝廷死死的按住了,根本涨不起来。

  这种情况下拥有两千五百万资产的家庭,也就只能是小型工厂和厂商的东家们了。

  经营的非常不错的个体户都很难达到这个标准。

  而且,就算是资产超过了二十万银钞,一百万银钞以下的实际税率也只有百分之十。

  这相当于后世一亿人民币的资产,也只需要缴纳百分之十的遗产税,美利坚的遗产税税率是百分之四十。

  相比后世的美利坚这种资产阶级国家,这真的是保守和传统到了极高的程度了……

  朱仲梁听着朱靖垣的解释,也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相比对普通工人和农民的照顾,自己这个孙子更在意的其实是产业发展。

  特别是对航空、企业、造船这些产业的推广,更是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担心遗产税把本来经营的好好的工厂和商行给弄残废了也可以理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1805,大明1805最新章节,大明1805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