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其他执政的上书,也陆续送入宫中。

  太皇太后看完了执政们的上书后,发现所有重臣都觉得——张之谏目无法度,无视将令,绝不可轻饶!

  于是,便派人去将向太后请到了保慈宫。

  两宫根据宰执大臣的反馈,尤其是右相韩绛的上书,改变了原来的召回张之谏的决定。

  改为派遣御史,前往鄜延路,将张之谏械押回京审讯!

  ……

  宫里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了人。

  何况三省两府的宰执都已经被明发了相关奏疏。

  于是这个事情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宫外。

  司马光知道此事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当他从范祖禹口中,得知了大概的经过后,立刻就坐不住了。

  “少主曾经下手诏与吕惠卿?”司马光马上就忧虑起来。

  在他心中,无论是西贼入寇,还是张之谏抗命。

  都没有少主下手诏与吕惠卿来的敏感!

  原因?

  这可能会让少主过早的接触到杀伐之事。

  少主还小,过早的接触到这些征发杀戮的不详之事,很可能会让他认为,战争就像是游戏。

  从而,轻视了战争的危险甚至埋下好战的种子!

  这绝对不行!

  可是……

  他现在并没有渠道,可以直接和宫中对话。

  前些天,御史弹劾大臣们私下交游密切,也叫司马光在这个时候不敢随意的去韩绛府上询问。

  思来想去,司马光只能和范祖禹道:“纯甫啊,汝替我走一趟文太师府邸……”

  “请文太师明日入宫,无论如何,也要和两宫慈圣说清楚……”

  “陛下才八岁,还小,不宜过早接触军国大政……否则恐有后患!”

  大宋已经出现过一位好大喜功,四方用兵,不惜民力的天子了。

  不能再来一个了。

  ……

  文彦博闭着眼睛,听着厢房内的歌舞之声,慢慢的拍着拍子。

  “大人……”他的儿子文及甫凑到他面前,低声说道:“范祖禹求见……”

  文彦博闭着眼睛,挥了挥手。

  文及甫一看就明白了,弓着身子退下去。

  等文及甫离开,文彦博就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他知道,司马十二这个时候派人找他想说什么?

  可问题是……

  司马十二想要他说的那些话,现在已经不适合他来说了。

  文家要转型!

  那么形象也要随之改变!

  过去的文彦博文太师,是四朝老臣,可以刚正不阿,可以君前直言,甚至可以和天子犟起来。

  可外戚呢?

  外戚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在皇权面前温顺、服帖、无比配合。

  就像过去的刘家、曹家、杨家……

  也如现在的高家、向家。

  别说是和皇权冲突了,稍微有一点不恭敬,都可能影响整个家族的未来!

  毕竟,外戚的富贵,取决于宫中的亲人。

  而宫中亲人的地位取决于天子的喜好。

  哪个天子会喜欢一个在自己面前喋喋不休的老家伙?

  他要再和过去一样,动不动就君前‘直言’。

  以后天子恨屋及乌怎么办?

  ……

  “太师睡了啊……”范祖禹听着文及甫的回答,拱手告罪一声:“却是唐突打扰了,某来日再登门谢罪!”

  “纯甫慢走!”文及甫将范祖禹一直送出文府大门,才拱手目送着对方消失在寿昌坊的夜色中。

  文及甫摇了摇头,他不大明白,为何老父亲入京后不到半个月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变得都快叫他认不出来了。

  范祖禹却是骑着马,慢慢走着,在他身前的下人提着灯笼为他开路。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相国寺旁的象姑馆。

  远远的就能看到象姑馆内的灯火通明。

  范祖禹忍不住勒住马匹,看着一个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走入象姑馆。

  见到此情此景,范祖禹才猛然醒觉,叹道:“今年科举,已经结束了啊!”

  “是呢,前日就结束了……如今礼部正在阅卷……”一个下人说道:“据说过几日就要放榜了……”

  “好些汴京奢遮人家,都已经准备好了嫁妆……就等着放榜日,在榜下捉几个金龟婿……”

  范祖禹点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个故事。

  国朝进士稀少而珍贵。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