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拥着赵煦回了大内,然后,赵煦自然就拿着吕公著的上书,开始请教起来。

  这一句出自哪里?那一句又是谁说的?

  赵煦表现依旧稳定。

  两宫则是轮流上阵,教导着赵煦。

  即便如此,也遇到了好几个她们知识的盲点,只能暂时略过。

  教到晚上,总算大抵教完了。

  两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欣慰、成就感以及疲惫。

  赵煦在保慈宫里用了晚膳,才回到福宁殿里就寝。

  临睡前,冯景趁着给赵煦端洗脚水的空挡,低声说道:“大家,臣在御厨听人说,好像张都知被太皇太后训斥了……”

  “连内东门和御药院的差遣也被卸了……”

  “看来是犯了什么大错!”

  赵煦哦了一声,轻声讥讽着道:“获罪于天!”

  冯景赶紧低下头去,哪怕他文化水平不算太高,但也知道下面的那句话:无可祷也!

  于是他懂了!

  天是什么?不就是他面前的这位少主、大家?

  所以,张茂则是贼臣?

  冯景眼神闪烁了两下,他知道的,这是个机会!

  他也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尽一切可能,搜集张茂则的罪证!

  以便大家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

  ……

  翌日,六月癸亥朔,以礼部再献大行皇帝御容画像故,辍朝。

  赵煦和两宫,首先在宫中仔细查看,反复确认没有问题,才召集都堂宰执,在福宁殿中再次瞻仰。

  宰执们看完,也都说没有问题,才命人恭敬的送去景灵宫供奉——上次,礼部画像已经出过一次错了,要是再错,不仅仅礼部上下都得滚蛋,赵煦、两宫、宰执们也不会有脸!166小说

  瞻仰完大行皇帝御容画像,两宫命右相韩绛留下议事。

  自然,商议的是吕公著的任命问题。

  虽然韩绛很想将吕公著拦在东府外,可,韩绛是个聪明人,见到两宫都有意吕公著入东府后,立刻就变了脸,只说要回去和执政们商量。

  两宫自是欣然应允!

  但出了宫门后,韩绛就眯起了眼睛。

  “吕晦叔的手段,可还真是高明!”

  他自然看得懂,吕公著推辞枢密使,退任知枢密院事,乃是在以退为进。

  “他若到了东府的话……”

  “东府诸人中……恐怕就一个章子厚,能对付的了他!”

  韩绛在都堂也有一段时间了,执政们的性格和能力他也差不多摸清楚了。

  东府三位执政,李清臣性格谦和,不大喜欢和人争执,张璪办事能力可以,但手腕不行。

  只有章惇章子厚,无论在能力还是手腕上,都可以和吕公著一战!

  可惜,章惇章子厚,似乎已经有求去之意。

  这怎么行?

  韩绛扭头就向着都堂方向而去。

  他得和章惇好好说说:子厚,你也不想看到,整个朝堂上都是旧党吧?

  要知道,吕公著这一次可是来势汹汹。

  昨日就已经举荐了五个御史!

  今天更是跳过了他和蔡确挖的坑,要进东府了。

  四个月后,蔡确卸任山陵使,出知地方,他这个老臣升任左相,吕公著必然进右相。

  到那个时候,谁还拦得住吕公著发挥?

  所以,章惇必须留下来!

  于是,在这天上午,都堂的令厅里,右相韩绛和章惇两人闭门谈了差不多半个时辰。

  最后,韩绛是带着微笑走出来的。

  他得到了章惇的承诺——绝不主动请郡!

  而章惇也笑的很开心——他是想过请郡,但最近几天他改主意了!

  他想在汴京城,尽可能多留些时间!

  韩绛的建议和要求,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有韩绛在后面给他加油鼓劲,章惇并不惧怕那位来势汹汹的元老重臣!

  ……

  元丰八年六月甲子(初二),延和殿听政。

  中书请奏:乞以龙图阁待制、知青州邓绾,改知永兴军;原知永兴军、龙图阁直学士刘痒知青州。

  这是很正常的人事对调。

  也是防止地方官,在一个地方长期任职,尾大不掉的制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