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八年三月癸卯(初十),两宫以赵煦的名义,下达诏书。

  以新君登基,普天同庆的理由,赐给殿前诸直、皇城亲事官、大内亲从官赏钱。

  这是唐代晚期传下来的惯例了。

  在五代的时候,禁军赏钱,但凡发少了一点,甚至只是发迟了几天。

  丘八们就敢提着刀子讨赏钱。

  大宋虽然已经不再担心禁军会造反。

  可是这传统,却一直留着,到如今已经形成了惯例。

  凡新君即位,必赐殿前诸直赏赐。

  因为要赏赐,在这一天向太后带着赵煦,来到了他父皇留给他财富前——一座位于延和殿以北的一个庞大的宫仓建筑之前。

  准备开启这大行皇帝留下的宝库,直取部分,以为赏赐。

  石得一,作为大行皇帝生前最信重的大貂铛,亲自打开了这个名曰:景福殿的宫门大门。

  赵煦跟在向太后身后,用着颤抖的心情,步入了这个全世界财富最集中的建筑群。

  是的!

  是全世界!

  不止辽宋西夏青唐吐蕃交趾真腊日本高丽这个大宋已知的天下。

  而是全世界!

  “我朝太祖皇帝,出身行伍之中,自登大位以后,便以复幽燕为志!”

  “于是,乃以南唐、后蜀等逆乱之国之内库财帛,收入大内,以为封桩钱!”

  “初纳丝帛两百万匹,金银铜钱千万,以为来日,复幽燕时赏赐诸军勇士之用!”

  石得一一边走,一边向着太后、大家,介绍着这个内库的来历。ωWW.

  “奈何天不假年,壮志未酬,便升暇上仙……此后内库封桩之财帛,移入左藏……”

  “大行皇帝登基之后,便慨然有祖宗之志,欲图山后故土!”

  “于是,仿太祖故事,于此大内,重建景福殿!”

  “收天下财帛金银,归入天子内库,以为军国之费!”

  “于是,御笔亲题御诗一首……”

  “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赵煦在心中轻声念着,那首他的父皇所做的御诗。

  前方的石得一,也躬身说着:“大行皇帝诗云:五季失固,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守之,敢忘厥志!”

  “御诗有字三十二,大行皇帝于是在此营造内库三十二座,以收天下金银铜钱,以备来日之费!”

  石得一说着,就走到了一個库房前,他拿出铜符,和守在库房前的一个内臣手里的铜符,对照了一下。

  后者立刻恭身上前,替天子、太后,打开大行皇帝的封桩库。

  大门上,有着一个大大的五字。

  这意味着,它是熙宁时代的天子三十二内库的第一个。

  库门打开,满殿的黄橙橙金色,映入眼帘。

  全是黄金!

  一锭又一锭!

  仅仅是这一库,恐怕就有两三千锭黄金。

  每锭黄金,应该都是五十两的重量。

  这里就是十几万两黄金了!

  不要觉得少!

  大宋黄金一年才产多少?

  赵煦记得,他的上上辈子,黄金产量最高是在绍圣四年。

  那一年,有司报告,天下冶金、矿坑及其方式,所产黄金上缴国库的一共一万一千两百两,打破了赵煦登基以来的记录,所以,赵煦还特别下诏,嘉奖了有关监官。

  而这里,这一个库房里的黄金储备,就顶得上十几个绍圣四年的国库黄金收入。

  “前四库,五季失固,皆储黄金,以为将来赏赐大将,酬谢有功!”石得一轻声说着。

  赵煦看着自己面前,满库的黄金。

  他轻轻握住了手。

  上上辈子,他亲政后,他父皇留给他的这些财富,就已经在元祐时代的不断消耗中,十去七八。

  特别是黄金、白银,只留下了点零头。

  剩下的都在折腾中被花光了。

  元祐时代,政策反反复复,来来回回。

  太皇太后自己又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就减免地方赋税。

  等到赵煦亲政的时候,他父皇在熙宁、元丰时代,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家底,积存不过一千万贯。

  而赵煦最不满的,莫过于,他在亲政前,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财富!

  他的父皇留给他的钱!

  朕的钱!!!!

  你们就给朕留了一千万贯?!

  还要朕感谢你们吗?!

  如今,赵煦提前了九年多,跟着向太后,走进了这些库房。

  他的钱!

  他父皇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家底!

  终于可以被他握在手里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我在现代留过学最新章节,我在现代留过学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