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帝姬哇了一声哭了起来,她不免觉得,此番恐怕和“赵大傻号”一样,荣德号也要翻车了。

  为了不被误会,她一哭,张商英跑的比兔子还快,一溜烟就消失……

  得益于赵佶认为小高现在非常的厉害,非常贴心。于是早就有了传言,高方平提交中书门下的“江南东路纸币”事宜,已经获得了朝廷的批准试运行。

  张叔夜提交了纸币方案之后,赵佶也没弄懂是怎么回事,便就答应了下来,让中书门下具体负责监督和试行。意外的在于,蔡京现在的局面似乎真的有些危险,这么大的事,并且是把他以往政策打脸的事,老蔡没有任何的反弹,便支持了这项纸币的试行意见,签字了。

  皇帝同意、蔡京签字之后,纸币在江南东路试运行就被正式定调。至于具体怎么运行,怎么让那些财主信任,这些朝廷当然就做甩手掌柜了,这是他高方平的事,否则要他干嘛。

  与此同时,张叔夜并不完全放心小高,既然顶着圣旨了,他便责成匠作监、工部、户部的一些人员组成“工作组”,进驻江州进行监督,并成立了新机构:江南东路纸币监察局。临时任命原宣州通判范子夷出任“造币监察使”进江州和高方平协同工作。官职和几个江东巨头平级,不过排位在常维之后,童贯之前。

  范子夷和李清照现在仍旧还在江州,因为天冷,老范身体不好,打算等春暖的时候在回宣州去。却是此番还没等回去,朝廷的任命文书就来了。

  听李清照说了,范子夷其实不想添乱的,老范写信给吏部张商英再次申请,想要告老还乡。说是身体越来越不好,年纪大了,有些累了。却是也不知道是张商英还是张叔夜的意思,总之吏部回文:告老申请不批,仍需发挥余热,为皇帝和朝廷效力。

  造币监察使的设立是个新概念,实在是因为朝廷以往的钱引和交子失败后,对民间的伤害非常大。正是因为此,张叔夜和张商英才不得已丧心病狂的压榨老范的“老干部余热”。他们知道老范才是真正不怕高方平、什么也不怕的人。

  在以往,江州是有自己的永平监(造钱局)的,那并不是独立机构而是高方平的下属机构,只要有铜,高方平就可以命令他们开工造钱。

  在以往无需监督那是因为,铜它本身的价值就这么多,这其中所能有的猫腻少,最多可以降低成色,但是成色差到一定的时候,发俸禄差人都不要,拿出去街市上老百姓也嫌弃。所以这其中的可操作余地太少了。

  但是纸币一个不妥当,它就能抽空整个地区,最终让朝廷和皇帝背锅,操作不好比蔡京的大十钱大五钱还要丧心病狂。大十钱就算坑爹,好歹算铜的价值还有百分之三十,也就说老百姓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是纸币一但坑爹,老百姓手里的就只是一张纸了,而不是硬通货铜。

  基于这个理由,张叔夜连小高也不完全信任,成立独立机构,委任了范子夷,就是要严厉监督高方平的金银铜本位,收入多少硬通货后,才能按照比例发行纸币。现在江南东路的这个权利捏在范子夷的手里,而不是高方平。

  与此同时,匠作监、工部、户部的工作组在侍卫马军司毕世静所部的护卫下,再临江州。毕世静由侍卫马军司第七统制官,调任江州驻泊司兵马总管。兵马是原系兵马,不过官职上升了半级。

  成立驻泊司,代表江州的建制进一步升级,且朝廷开始重视江州安全。毕竟要采用金银铜本位支撑纸币,也就是说江州会有大型的金库。

  既然毕世静的头衔是“江州驻泊司兵马总管”,而不是禁军第某阵,也不是驻外禁军的常规番号,加之枢密院和侍卫马军司无对此的特别说明,那么也就是说在非常时期,朝廷重新认可了高方平的兵权,毕世静所部原则上不归属帅司节制,而是高方平这个江州知州节制。

  当然只是部分放权,理论上高方平若要在江州外使用驻泊司兵马,超过百人,依旧要童贯这个战区司令批准。

  那个进驻江州的工作组,其中户部的人其实就是一群中央来的审计属性的账房,归属范子夷领导。至于匠作监和工部的人,就是技术人员,配合高方平的人负责纸币的印刷防伪等等技术工作,归属高方平领导。

  暂时来说,江州新的政治权利构架形势,就是这样变化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最新章节,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