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细说呢,林灵素当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老道只是模糊的说:大体上水灾就是天意的惩罚,冲“天孙”而来,具体的天机不可泄露。陛下你只管让太子去跪在城头赎罪,对老天认错。

  这一历史事件是名相赵鼎记录的。

  在高方平看来,只要赵佶同意赵大傻上城跪天,那么赵大傻就怎么都会输。大水当然不会退,那么林灵素又会解释为:责罚太轻,老天不想这么便宜就放过太子。需要换太子。

  逻辑就是这样的。

  至于到底换谁为太子,那当然就看林灵素的政治利益在哪。

  然而那次却出现黑天鹅事件。傻人有傻福,赵大傻上城磕头对天谢罪后,当晚大水退了。

  那个时候整个汴京的人说:太子德也。

  我@#¥

  那时候就是林灵素哭瞎。也等于林灵素身后一群想换太子的人哭瞎。大水竟然真被“跪退”了,几乎等于帮赵大傻在万民和皇帝面前稳固了太子地位。

  众所周知“儿子只打自家的,也只原谅自家的”。那么根据林灵素逻辑,为了处罚孙子,老天才发的大水,也只有小孙子知道错了,老天才让步。

  于是黑天鹅事件代表,老天真把赵大傻看做孙子。

  那就是太子地位的稳固,风向当然就开始变了。蔡京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就想整死林灵素这个争宠的小人,于是就开始全体性数落这个妖道的罪状。

  在政治上没毛病,以往的一切功劳,那个时候都是林灵素的罪状。就如同王祖道在广西的事,可以是他升迁的理由,也可以是他落马的理由一样。

  面对大家的围攻,老道士又说了:“臣乃是为天道而来,为陛下去阴邪,镇妖魔的。然而鬼首蔡京权重,国之大贼童贯高俅握有兵权。我林灵素纵使侠之大者,也有些无能为力了。不是我法力不行,主要这开封府风水不利,不算贫道主场,建议迁都,到了我之主场,再为陛下震慑这些妖邪。”

  赵佶再昏也不是智商为零的人,太子事件已经让人有所警觉,又来这么玄乎的话,于是赵佶就不高兴了,终于醒悟了,不在信任林道士。

  那之后整个御史台统一上书弹劾:林灵素妖言惑众,蛊惑圣心,得罪和尚、弄得天下大乱,还诽谤当朝几乎所有重臣,乱言迁都,实属罪大恶极。

  无奈赵佶戾气不重,没处罚老道士过重罪行,只是所谓的放逐,放他林灵素回归山林,流行的话叫让他回归自然吧,道士都是爱大自然的。

  这就是大宋,也是结局。

  闯了这么大祸的一个人,他几乎和所有的权臣对立,还卷入了皇家秘闻太子事件,但是他老林全身而退了。

  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在赵佶和蔡京治下,乱国乱政的犯罪成本太低,代价太轻,于是国家当然就乱了。

  思考着林灵素其人,高方平也处于大宋风尖浪口,所以也真理解了林灵素他们到底在折腾什么了。

  蔡卞、朱勔、王黼这些人是林灵素一伙的,蔡京的大对头。这除了是在谋划蔡卞的相位,肯定也在谋划太子人选啊。

  妈蛋放着你们,你们也斗不过赵大傻的运气,何况现在有我猪肉平压阵了,我要看着你们想算跳多高?

  说起来,上次这群棒槌打算用美化道士的《东游记》造势,那次其实就是他们谋求林灵素进京的一个契机,然而却被高方平的《西游记》给打残了。

  主要是高方平抄袭辰东番茄的YY手法,写的太精彩了,整个皇宫都爱看,大晟府都在一次一次的演《西游记》片段,还让周邦彦获得了很不错的票房。

  作为一种文化流行,这些当然是有影响力的。现在么,他们要让赵佶自封“道君皇帝”真有点难了。因西游记的影响,赵佶现在对光头党印象也颇好呢。

  汗,换李世民治下、小高敢带这种节奏是要挨板子的,然而大昏君赵佶既然会被低劣的林灵素忽悠,为何就不能被高方平忽悠呢?

  不说赵佶会讨厌道士,但抬举和尚的事,高方平已经帮赵大傻完成了。依靠一部书,经过这些年发酵,已经差不多。现在想让赵佶讨厌和尚那很难。

  大相国寺的秃驴、他们现在把高方平惊为天人,现在他们的香火以及影响力还行,都帮高方平说话呢。

  其实高方平真不喜欢光头党,然而为了给林灵素他们添堵,没办法只有这么干。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最新章节,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