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重重的点头道:“大人一语中的。”

  “你接着说。”高方平又道。

  文章道:“苦人老百姓不会说柴进的事。于是卑职专门徘徊在一些酒馆酒楼中,在东京我不敢说,但在沧州那穷地方,能去酒楼的都是有一定层次的,最典型是做生意有资本的人、或者是闲暇时候的公务员,最爱聚集酒楼喝酒聊天。从他们的交谈中能透处些信息,总体上就是牢城的差人,州衙的公人,几乎从上到下,都把柴进挂在嘴边,看似都和柴进有交情。听说别处发配过去的犯人,只要携带了柴进书信,或者有柴进打过招呼,那么一封书信值得一定黄金,差人不但不敢收钱,还不敢用刑。”

  顿了顿,文章给出结论道:“若假设柴进是有问题的坏人,那么看来,当地公务员系统我不敢说全部,但至少一半已经腐化。”

  高方平当即把整个桌子给掀翻怒斥道:“乱我纲常,毁我法度,坏我吏治,扰我稳定……他不是那些贼寇,却比那些贼寇更可恶。实乃为我大宋心腹之患。这个因为啊,若是作乱的田虎部,王伦系,梁山泊,大家还知道他们是威胁,还知道要躲着他们,要防备他们。但此柴进却是实实在在、堂而皇之的扎根在民间,就处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文章道:“皆因地方官僚不作为,致使了贼人做大,平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敢说话。”

  高方平微微摇头道:“没那么简单,这未必能怪到地方官头上。敢动柴家的人真不多,除非是柴进强势触动到了当朝贵系的利益,否则将心比已,一个没根基的文人书生,十年寒窗做官了,他敢放弃一切身家和柴进这种超级坐塘鱼斗法吗?答案是大概率不敢。就算遇到敢作为的,一个文绉绉的穷书生、带着两家乡助手,万水千山的远赴沧州上任,没有根基,没有帮手,没有经验,在公务员队伍基本腐了的情况下,斗得过这种受宪章保护的黑教父吗?”

  顿了顿高方平道:“纵使把现在的裴炎成放沧州任上,大概率死的是他、而不是柴进你信不信?当年的孟州,仅仅因一个牢城营的总管施家出问题,就险些把老常都给弄死了,而施家的能耐和柴家比,弱了不止三个档次那么少的。如果不是我带禁军路过孟州强势平乱,要出更大的乱子。”

  这么一想的话,妈蛋看起来柴教父是真有货的人,一般人都治不了他。

  观察高方平的神色许久,文章这才跪在地上抱拳道:“相公,卑职对大宋忠心耿耿,但有一事皆因太过重大,导致卑职始终不敢对您言明。但现在事件不同寻常,卑职觉得不宜在隐瞒。”

  说着,文章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道:“这是当时在上京,卑职突袭李贤耀据点,获得的一封信,直指我大宋高层、枢密都承旨郑居中犯下叛国罪!”

  真实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方平猛的起身,注视着他。

  暂时没去拿信,高方平铁青着脸道:“这指控极其严重,甚至能够左右到朝局和政治走向,但有一丝幺蛾子,那是许多人都罪大恶极杀无赦的境地。文章你想清楚了?”

  “正因为此,卑职迟疑到现在才拿出来。起初我也在怀疑,获得此迷信的过程有些简单,这种东西理论上也不该存在于世,于是我保留信函不拿出来。但因为高相您使辽出现的种种事,我又看到了在上京和李贤耀接触的‘汴京人士’、在这个诸事并生的当口进入敏感人物柴氏的庄子。于是我有理由相信,事情虽然尚未浮出水面,但越来越不对,不能再隐瞒,需要高相您知道全部,综合分析后加以决策。”文章道。

  高方平眯起眼睛道:“文章,你这是在假设,那个京味浓厚、进入了柴家的人,就是郑居中的人?”

  文章抱拳道:“事到如今,种种迹象都不对,卑职必须做此假设,这是卑职的职责所在。”

  高方平微微点头后,又迟疑了少顷,伸手拿过了那封信函。

  拿着信搓了搓,犹如后世有经验的老财迷这么一搓就知道真钱假钱,高方平微微皱眉,信纸的材的确是大宋汴京特有,几乎是专供贵人的高端货。

  但问题在于,会不会太过“此地无银三百两”?郑居中不但写亲笔信,还用了非常凸显身份的“专业纸张”。

  亲笔信在这个时代有其意义,那是投名状。但故意用这种凸显身份的纸张则是一个疑点。

  但也仅仅是个疑点,兴许是故意的,兴许又是无心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最新章节,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