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溍笑道:“茗烟骂金荣,不就是大明骂大清吗?”

  一群人摇头苦笑。

  李源坏笑道:“也不好说,《红楼梦》里骂番子骂匈奴的话可不少。”

  朱家溍意味深长道:“文人骂当权者,不是常态吗?对文字的禁锢太深,难免惹来骂名。不过把这等名著,解读成斗争之作,实在是有辱斯文。”

  李源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道:“鲁迅先生说的好:《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掵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各有各的看法,也都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元伯,您的观点好像偏向胡适?”

  启功摇头道:“我的观点是:三曹之后数芹侯,妙笔高程绩并优。胡适并他的一干徒子徒孙们,对程伟元、高鹗所续之后四十回全盘否定,无一是处。我觉得大可不必,二人的成绩还是客观的。”

  说话间,王敦煌和妻子赵月抱着儿子王军出来见人,一群人停止了话题,纷纷道喜,送上礼物。

  都是好东西,金玉满堂。

  李源看着都眼馋,又心疼,感觉都是他丢的东西……

  等王敦煌带着玩笑的笑容抱着孩子走到李源跟前,一脸坏笑看着他道:“还让不让我叫你李叔了?”

  他年纪比李源还大些,但性子和他老子几乎如出一辙,也是个老餮,酷爱美食。

  但因为手艺不算精,比不上王世襄食道圣手,又不敢央着老子做美味,王世襄有自己爱玩儿的东西。

  后来遇到李源后,算是找着门路了。

  只是李源也不是好惹的,非让他喊叔不可。

  为了美味,王敦煌不得不放下尊严,喊起了李叔。

  今日是来报仇的……

  李源沉思稍许,道:“这样,我送孩子一个拥抱如何?”

  一群人哈哈大笑,王世襄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你的,是有好东西呢!今日你得拿出真家伙来!”

  李源吓了一跳,道:“什么东西?对了,我儿子过生儿时,袁姨送了好东西……可让他带去港岛了,我连儿子都丢了,还也还不起啊。”

  王世襄哈哈笑道:“什么金银玉器一概不要,文玩字画,我不放在眼里。只那小儿惊风、夜啼、伤寒之类好药,给我备上一些,多多益善!”

  李源笑道:“这成!别的没有,药管够!怎么说,我也是当叔爷爷的!”

  王敦煌:“……”

  ……

  等从芳嘉园小院出来后,李源还特意回头看了眼。

  这座院子,也是来一次少一次了。

  不止他,等王世襄自己被下放,再回来时,三进四合院就给他留了两间北房,院子里将搬进十来户人家,厨房搭他北房后墙上……

  不过,王世襄是真洒脱。

  阔有阔的活法,手头紧有手头紧的活法。

  十年过去后,依旧潇洒自在。

  李源打算明年让张建国也来都搬走,不然那些明清家具和王世襄收藏的珍贵文玩都打碎烧坏实在可惜了。

  等改开后,帮他将这些住户都迁走,省的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了,还受那么多窝囊气,最后把一生收藏,贱卖给了盛海博物馆。

  从芳嘉园胡同回来,一路上骑行过来,感觉好似没什么变化。

  沿途街道、胡同到处贴着宣传董家埂、邢燕子以及秦大雪下乡进农村的宣传报,鼓励中小学毕业生去农村开创新天地。

  工业的造血能力严重不足时,大批大批的事业青年无所事事,上面估计也愁破了脑袋。

  李源一路上都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感觉也不知目的的东走西蹿着……

  也就不难想到,当允许他们肆无忌惮的破坏,并不用担心后果和责任时,他们会爆发出怎样的破坏力……

  ……

  李源回到四合院时,就看到中院站满了人,这是开全院大会的节奏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