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1064【终章三】(1/2)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11-07 14:54:50
  明清两代,瑶民起义有个规律。

  熟瑶造反,一般是官府压迫太重,跟农民造反没啥区别。

  生瑶造反,一般是下山劫掠。就跟游牧民族寇边一样,因生存环境变得恶劣,跑来抢钱抢粮抢物资,成规模之后破坏性极强。

  这次起义的八排瑶,全部属于“熟瑶”,即已经编户齐民,必须每年上缴赋税的瑶族。

  刘新宇带着千家峒的瑶民,前去跟八排瑶义军接触,八排瑶立即带兵过来汇合。

  “哥……张将军,”刘新宇介绍说,“这三位是油岭排的头目公,唐法银唐头目,盘承运盘头目,房知仁房头目。这三位是南岗排的头目公,李良勇李头目,盘恩浩盘头目……”

  一大堆头目公,听得张铁牛有些晕,幸好名字都还很正常。

  张铁牛搞不懂头目公是干啥的,详细打听之下,感觉这些瑶民的管理模式很奇特。

  八排瑶,共有八个大型聚落,还有二十多个小型聚落。

  如果把“排”比喻为大村,“冲”就是小村,“龙”则是村中小组。

  瑶民先要选举瑶老,相当于选举村民自治委员会委员。

  又从这些瑶老当中,继续选举干部。有天长公(大首领),头目公(小头领),放水公(管理水资源),掌庙公(祭祀兼教育),烧香公(供奉香火),管事头(指挥战斗)。

  天长公,两年换届一次,由瑶老轮流担任。

  相当于村委会成员,轮流担任村长,两年一换。

  头目公,两年换届,一新一旧。

  相当于每个村小组,必须有两个组长。两年选举一次,一个老组长为正,一个新组长为副。

  这些瑶民,不但实行选举制,还实行一夫一妻制。

  而且必须是小家庭,新婚一年之内,小两口必须分家出去。

  这三十多个瑶民村落起事,天长公(大首领)由于年龄太大,都留在山里没有出来。但派出许多头目公(小头领),公推唐法银为临时大头目,率领两万多瑶兵前来与张铁牛接洽。

  众人坐定,开始议事。

  唐法银直接问道:“我们瑶民造反,是官府不遵守约定,每年征收的田赋越来越多。请问将军,如果赵天王当皇帝,这里的赋税该怎么收?”

  张铁牛笑道:“我说了你们也不信,可以派人去江西打听打听。赵天王的田赋收得很轻,去年江西大旱,不但减免赋税,还给灾民发粮食。”

  “赵天王有儿子吗?”唐法银又问。

  张铁牛说:“有一个。”

  唐法银问道:“可曾婚配?”

  “没有。”张铁牛道。

  “那就好,”唐法银说道,“八排二十四冲瑶民商定,选一个最美丽的瑶族女子,嫁给赵天王的儿子为妻。只要双方结姻,八排瑶就永远效忠赵天王!”

  张铁牛笑着说:“联姻恐怕有点困难,赵天王的儿子,还不晓得断没断奶。”

  ….此言一出,众瑶族首领愕然。

  瑶族是不禁止对外通婚的,至少八排瑶不禁止。

  根据八排瑶口口相传的歌谣,大概可以猜测其来源——

  秦末赵佗带兵南征,为了巩固地盘,鼓励军士与本地人通婚。

  淮南三苗军团的首领房十六,娶了瑶族盘古王(女首领),并生下三个儿子,此为瑶族房氏的始祖。房十六又招了个女婿,叫唐皇白,此为瑶族唐氏的始祖。

  而且,在秦军将士与土着通婚之前,八排瑶很可能处于群婚制的母系氏族时代。

  这些八排瑶的头目,开始窃窃私语,似乎在商量该怎么做。

  突然,唐法银问道:“赵天王年龄多大,又有多少妻子?”

  张铁牛回答:“年龄不大,一个妻子。”

  唐法银居然还会拱手礼:“张将军,瑶族希望与赵天王本人联姻。”

  “这我做不得主,你们派人去江西吧。”张铁牛笑着说。【1】

  【6】

  【6】

  【小】

  【说】

  唐法银点头道:“好,我们派人去江西。”

  从湖广绕路去江西太远,为了节省路程,大家决定直接打通要道。

  这些山中瑶民,已经掌握梯田技术,放水公的主要职责,就是主持梯田的放水和蓄水。若非朝廷盘剥太重,八排瑶的日子其实还不错,甚至征收田赋都相对比较容易。

  他们的武器就是农具,也有一些威力不大的土弓。

  张铁牛带着刘新宇、唐法银,再加上后勤部队,足足三万人围困韶州府城。刘柱领着偏师,前去攻打仁化县。

  “射箭进去!”

  几十封书信射进去,内容很简单,连州八排瑶起义,西边州县已经被攻占。赵天王攻占湖广全境,张大将军带兵从湖广杀来,勒令韶州守军立即投降。

  投降之后,只诛杀高层将领,中低层军官和普通官兵,一律发还路费自己回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