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瀚,费如兰小说 752【中国礼仪】(1/3)

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 作者:王梓钧 更新时间:2023-06-24 01:16:09
  里斯本的港口很热闹,密密麻麻停满了商船。

  虽然荷兰在印度地区,已经重新与葡萄牙开战。但在里斯本的港口,数量最多的却是荷兰商船——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日子还是要过的。

  葡萄牙本土,第一大工业是海盐业。【1】

  【6】

  【6】

  【小】

  【说】

  每个季度,都有八万吨海盐,从葡萄牙运到欧洲各国。葡萄牙的商船根本不够,只能依靠荷兰搞销售,眼睁睁看着荷兰做二道贩子,从中赚走海盐产业的大半利润。

  葡萄牙的第二大工业,是捕鱼业。

  但海外殖民运动,造成渔民和渔船锐减。大量渔民和渔船,被征去服务海外航线。这个引领开发拉布拉多和纽芬兰大渔场的国家,如今已经无法实现鳕鱼自给,还得购买荷兰从北大西洋补来的鳕鱼。

  随着国内经济凋敝,本土的人口流失愈发严重。

  不但渔民跑去殖民地闯荡,内陆农民和工人也在逃离。于是葡萄牙建造船只的木材,只能从巴西和瑞典进口,而不是从自己国家的森林里采伐。

  还有粮食,明明本土就产麦子,但河流运输成本,远远高于海洋运输。于是里斯本的粮食,不断减少本土供应,改为从西班牙沿海进口。

  如此就让葡萄牙农业日趋凋敝,后来甚至发展到从英国的北美殖民地购粮。

  这个国家,已经完蛋了,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工业凋零,农业萎缩,人口锐减,商业被荷兰控制。

  至于海外殖民地的暴利,完全进了贵族腰包,跟资产阶级和平民没啥关系。过不下去的老百姓,只能到殖民地讨生活,如此导致人口越来越少,最终王室只能禁止人民出海。

  一个殖民国家,禁止本土百姓去殖民地……

  此时此刻,数不清的外国商船,数不清的外国商人,争先恐后围观中国使节团登陆。

  率先登岸的,是数百皇帝板甲亲卫。

  阳光照射下,那明晃晃的板甲,亮瞎无数欧洲人的狗眼。

  若昂四世喃喃自语:“中国这是派来了几百个贵族骑士吗?”

  全身板甲,在欧洲也属非主流,只有贵族或祖上阔气过,才有本钱穿戴这玩意儿打仗。欧洲主流铠甲,跟中国差不多,也是以链甲和布甲为主。

  由于火枪的兴起,全身板甲逐渐退出战场,沦为贵族身份的象征。板甲做得越来越薄,同时也越来越花哨,这玩意儿已经成了艺术品,常常是贵族穿出来装逼用的。

  板甲跟板甲,也是不一样的。

  有1毫米厚的板甲,薄薄一层贴片。普通贵族,撑死了穿2毫米厚的板甲。

  至于4毫米厚的板甲,那不仅仅是财力问题,更是非常严肃的体力问题。若非体格极为健壮,哪个能受得了?那么重的铠甲,穿起来走几步就累了。

  赵瀚的板甲侍卫,从二十多万将士中挑选,也只是全员3毫米板甲而已。这种板甲,扛得住中远距离的普通火枪射击,但无法抵御重型火绳枪,也无法抵御近距离射击的普通火绳枪。

  紧随其后的,是长枪侍卫和火枪侍卫。

  同样甲胄鲜明,长枪侍卫穿戴复合甲,火枪侍卫穿戴精致皮甲(关键部位嵌铁片)。

  海军没有下船,侍卫们排列两行,禄天香、张瑞凤、樊超率领文武官员下船。

  禄天香和樊超都是一身甲胄,张瑞凤穿着特制的丝绸官服。

  “尊贵的中国使者,欢迎来到里斯本。”若昂四世带着王后和儿女,走上前去优雅行礼。

  禄天香踏前两步,身上甲片作响,微笑道:“你好,国王阁下。”

  若昂四世已经提前知晓情况,对此并不感到惊奇。欧洲这边女王都有,更别提女人做外交使者,他介绍了自己王后,便邀请中国使节乘坐马车。

  从马车的装饰,就能看出葡萄牙的兴衰。

  大航海之前,葡萄牙王室穷得一逼,马车的装饰非常朴素,也就雕刻一些哥特风格的玩意儿。

  现如今,哥特风格变成巴洛克风格,马车的雕刻极为复杂精美,而且整车都包裹着黄金,另外还有宝石和象牙做局部装饰。这玩意儿体型特别大,整体看起来,就像是初代汽车的加长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赵瀚,费如兰小说,赵瀚,费如兰小说最新章节,赵瀚,费如兰小说 趣读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