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在家眷撤离庆丰府的第二天,卫图在府城内,就听说了李家一十三口在青山县城菜市口站了站笼,活活站死的消息。

  对这一消息,卫图扼腕的同时,也将李家百多年浮沉写了下来,当作家书,派人送给了自己的儿女——卫燕和卫修文。

  百多年前,李家从游商发家,一步步积攒基业,有了昔日富贵,但仅因为李兴业这一个不肖子孙的乱来,便导致这大好基业尽数成空,数代人的努力一朝丧尽,几近绝嗣。

  卫图不想自己的子孙,也出现李兴业这样的人——尽管他知道这般情况难以避免,富不过三不是一句虚言,但只要卫家二代子孙不出此等败类,他就心满意足了。

  派人送去孝义府的家书,很久就有了回信。

  十六的卫燕回道:“谨记父亲教诲,当恪守家业。”

  对卫燕的回信内容,卫图早有预料,这个长女在杏花的教导下,成了正儿八经的大家闺秀,一言一行都极显教养。

  将卫燕的信收好之后,卫图翻开了卫家二郎卫修文的信。

  相比卫燕回信的“死板”,卫修文的回信内容就有意思多了。

  卫修文道:“李兴业不智之处,非为反王幕僚,而是不知缜密处事,儿当恪守父亲教诲,行事周密,不留后患。”

  看到这里,卫图暗皱眉头,脸上布满了忧色,而非是对卫修文回信的欣赏。

  李兴业好歹也是秀才出身,不会不明白行事不密的坏处,但却仍旧酿就如此后果,并非是其故意为之,而是其“眼高手低”。

  做人、做事不脚踏实地。

  卫修文如此回信,反倒让卫图觉得其有希望成为第二个“李兴业”,遗祸家族。

  念及这一点,卫图又提笔写信,对卫修文写了数页的告诫信,劝诫其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不过,这一次,卫图送出的家书,过了六七日的时间,仍没有收到回信。

  见此。

  久为武官的卫图瞬间明白,这是府城的通信渠道,已被叛军切断了,这才导致卫修文的回信,他迟迟没有收到。

  ……

  事情果然不出卫图所料。

  隔日,作为庆丰府府城“西门守备”的他,就收到了关于守城的紧急军令。

  巡抚府下了军令:命他准备滚木礌石,发动民夫,死守西门,切勿放过一个反贼入城。

  同时,巡抚府也空降了一個五品武官,当做守备西门的主官。

  而他,则作为副将,协助守城。

  这个五品武官,卫图认识,是巡抚府的“邓知军”。

  次日一早。

  站在西门城头上的卫图,就望见了五里之外,打着各色旗帜、密密麻麻的广元府叛军。

  他定眼一看,前军的旗帜上锈了一个“青”字,顿时明白这次攻打府城西门的叛军首领,应是三十二路反王中的——青虎王林全诚。

  看完主旗后,卫图又望见了一个绣着“明”的黄色副旗。

  “明州王?”

  卫图眯了眯眼。

  他记得李兴业便是投靠了明州王,做了其帐下的幕僚。

  这次明州王协同青虎王一同攻打府城西门,他直觉,这其中或许有李兴业的因素。

  不然,三十二路反王中,为何恰恰是明州王来到了西门。

  “能懂得旗语指挥麾下兵卒,看来……广元府的反王们是真的成了气候……”

  站在城池上,卫图在看到两股反王兵马随着令旗兵的指挥,开始缓慢的排兵布阵后,他心里生出了这一个念头。

  少顷,卫图入了营帐,开始根据反王叛军所排的军阵,与邓知军商议具体的守城事宜,划分各级武官的守城区域……

  邓知军没有“欺下”,很欣然的采纳了卫图的布置,并赞了卫图一句“有武略”。

  时至午后。

  府城西门,迎来了反王叛军的第一次试探攻城。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最新章节,我在修仙界大器晚成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