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国花费6600万美元的巨额经费,从英国购买了8套搜水-2000MS雷达,计划安装在运8平台上,交给海军航空兵使用,用于对水面目标进行搜索,从而引导歼轰7发射反舰导弹进行攻击。

  最终总共生产了4架运8J海上警戒机。

  这四架飞机也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仅有的空基远程探测力量。

  性能么……只能说差强人意。

  但至少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而且这种飞机还有一定的指挥能力,让我军提前对真正预警机的战术安排和使用保障积累了不少经验。

  因为从英国购买的雷达目前还没有到货,所以常浩南面前的这架运8Y实际上还只是一个等待改装的平台机型,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试飞,以获得足够的飞行数据。

  而此时,这架停在机库里的飞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经过改进的机头雷达罩,以及前起落架都因为降落时的冲击而变得几乎不成样子。

  好在驾驶舱和机翼部分都保持得比较完整,因此机组成员只是受了些伤,而且后续也还有进行修复的可能。

  已经有不少182厂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对飞机进行检查了。

  见到杜义山和常浩南走进停机棚,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用一口带着些许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杜院士,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分析,对飞机降落过程中的飞行数据进行了还原和模拟,发现跟实际情况完全能对的上。”

  “另外,刚刚从总装车间里临时调了一架运8F,可以用来配合您进行试验,安12测绘仿制的资料以及后续几个改进型的设计图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182厂从我以下,不,从王总经理以下所有人都听从您的调遣!”

  本来,常浩南对于面前的这个人并无什么印象,但是听到他的口音之后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位是日后一系列运8平台改进型号的总设计师,梁绍修。

  由于原本负责运8原型到运8C的徐培麟总师去年已经退休,技术实力本就比较薄弱的182厂此时只能由他来挑起大梁。

  偏偏就在最青黄不接的时候,还遇到了这么一次要命的事故。

  “我这把年纪,跟你们徐总师都差不多了,分析问题还可以,但是其它方面已经赶不上年轻人咯。”

  杜义山摆摆手,然后向对方示意了一下身边的常浩南:

  “这是我的学生,常浩南,我想,这次改进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由他来完成。”

  “这……”

  梁绍修看着面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常浩南,一时间有些迟疑。

  但很快他就想起来自己似乎见到过这个名字:

  “哦……606所那边今年申报的那个……”

  歼8C目前还没有设计定型,并且毕竟是涉密项目,也不会用特别公开的形式进行宣传,因此常浩南现在更具知名度的身份还是那个先进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

  这种头衔搁在外面几乎没有影响力,但在航空系统内部完全可以作为硬通货。

  “梁总师,您好,很高兴能跟您和182厂的同志们一起合作。”

  经过八三工程的历练之后,常浩南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已经逐渐习惯了应对类似的场面,再不是前世那个连参加研讨会都有些紧张的小角色了。

  “您好,常浩南同志,能有杜院士和您的帮助真是太好了,感谢你们。”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