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坦 第八百六十四章 155毫米榴弹炮(2/2)

小说:大国重坦 作者:华东之雄 更新时间:2021-11-15 00:05:47
  

  就这样,西方已经开始又了压倒性的优势了。

  等到苏联人奋勇前进,研制出来第二代152毫米火炮,也就是2A36型152毫米加农炮和2A65型152毫米榴炮的时候,西方已经开始有了性能更好的52/54倍口径155毫米加榴炮。

  其实,口径上差了三毫米而已,并不是特别的多,要说这火力上的差距,自然主要还是因为双方在冶金等基本技术上的差距,西方的电渣重融钢等技术早就完善了,有了先进的炮钢,承受更大的膛压,装更多的发射药,就是这样一个流程。同时,也是西方国家在榴弹炮倍径、身管、弹药、观瞄、底盘等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入后取得的性能优势。

  而国内呢?

  国内当然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来改进152毫米榴弹炮,但是在这个时代里,国内需要走自己的道路。

  下一代的火炮的口径,究竟该如何选择?在八十年代的这个特殊时期里,向西方靠拢是很有市场的。

  毕竟西方的整体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而且,现在和苏联的关系依旧没有消融,国内想要搞现代化的火炮,当然要从西方取经了,有必要为了照顾己方,再改动回152毫米吗?

  另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出口考虑的了,现在,国内的经济在迅速发展,军队在忍耐,军工企业都是在绞尽脑汁地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而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新一代的口径选择155毫米,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了,卖出去,肯定是155毫米口径的火炮更加有市场啊。

  哪怕是目标国又152毫米的弹药库存,只要弹筒一样,也可以加个弹带,从155毫米的炮管中发射出去。

  “不过,想要从西方引进这种技术,也不容易吧?”秦振华问道。

  西方是对己方放开了,但是绝对不是敞开大门,最多就是露出个门缝而已,人家最先进的东西,绝对不肯给拿出来的,能够送过来的,都是落后一代的。

  己方想要引进到最先进的155毫米的加榴炮的技术,那可不容易。

  谢惠民笑了笑:“是啊,不容易,这件事,还得多亏了你的推动啊。”

  我?我干过这种事吗?秦振华有些奇怪地摸着自己的鼻子,好事坏事,都是咱自己的吗?

  “你还记得,当初咱们第一次出国,去了西方,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然后去了奥地利吗?”谢惠民向秦振华问道。

  这个当然知道,电渣重融钢的技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谈的,斯太尔汽车,也是在那个时候谈的。

  “其实,当时咱们过去之后,还干了一件更加保密的事情。”谢惠民说道:“现在,这件事可以解密了,咱们当时,见到了布尔博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重坦,大国重坦最新章节,大国重坦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