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军需要儿子搀扶才能站稳,但耳朵还灵敏。点头说道:“八十二了。”随即,他很高兴道:“长寿也是一件好事啊。”

  “我竟然能看到大王登基称王的一天。吴家祖宗泉下有知,也都会很高兴的。”

  吴年对于鬼神不感冒,但对于祖宗是礼敬的。笑着附和了几句,然后又找了张超勇说了几句话,又询问了一下在场众人的姓名。

  没有冷落任何一个人。每一个与吴年说话的故旧、乡亲都是红光满面,露出自豪荣幸之色。

  与乡亲、故旧寒暄了一番之后,吴年先进入城中的行宫,也就是原来的辅汉将军府内住下,并赐宴招待故旧。

  城门前迎接了他的人,与他一起吃饭。

  其余所有北山堡的成年男丁都能吃席。

  吴年在北山堡三天,就吃了三天的席。带着吴彧一起,或登高望远,或故地重游。

  还去了一趟,自己杀虎的地方。吴年对儿子就说起往事,说起自己起兵的经过,说起与半边张的仇恨。

  也说了辽东将门,国破家亡,民不聊生。

  吴彧目前在读书,但是很多事情书中是不会告诉读书人的。得依靠自己的经历,前人的事迹、智慧才能懂。

  吴彧很文静,看起来仿佛是一个深闺小姐。但其实很有智慧,听着父亲的话语,收获良多。

  这日上午。

  在崔无双的主持下。吴年父子带着北山堡的故旧、乡亲一起,登山祭祖。山上原本有祠堂,现在挖开了山体,里边建了一座地宫。

  重新埋葬了吴年的父祖,以及祖宗。

  坟冢很高,符合吴家现在的身份。

  按理说。

  君王可以在宗庙中,设置七个祖先的牌位进行供奉,并追封为汉王。但吴年只记得自己父亲、爷爷的名字。

  刘知行建议吴年可以重修族谱,把吴家追溯到春秋时候的吴国。

  就像是高句丽诸葛村一样。

  但被吴年拒绝了。

  所以庙宇内虽然供奉着七座牌位,但只有吴年的父、祖有名字,以及谥号。

  祭祀的过程,与登基一样很繁杂。把吴年父子累的不轻,等结束后。吴年父子回到了北山堡,又与故旧、乡亲一起酒宴。

  又留住了三天。

  风风光光,衣锦还乡。

  以至于得到消息的附近城堡或村落,与吴家有关系或没关系的人,也都一一来凑热闹。

  对于这些人,吴年也是尽了地主之谊招待。

  没有冷落任何人。

  之后。吴年又分别从张超勇、王右军的子孙之中,选了两个人,作为祭祀官,四时祭祀先王。

  又免北山堡十年税赋,抚恤乡亲。

  乡亲、故旧吃了这么多天的宴席,又免了十年税赋,自然是欢天喜地。当吴年走的时候,人人都是依依不舍。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日上午。吴年父子乘坐上马车,带着官员在护卫的簇拥下,缓缓的离开了北山堡。

  大批的乡亲、故旧前来送君王。

  至此。

  登基的一切流程都结束了。吴年开始着手进攻黄龙府,打算从蒙元人手中夺回整个辽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吴年柳香,吴年柳香最新章节,吴年柳香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