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自己的“善意”似乎并没有获得它们的认可,虎猿二灵高度警惕,而怨灵则是警惕加戒备。

  从虎猿对峙到三足鼎立,而自己灵体形成的天地造化炉这一鼎炉却又成为了它们的庇体所在,自己身体内的灵力成为它们生存的养料,当然它们的反哺归于鼎炉,也成为自己修行提升的助力。

  虎猿二灵好说,自己已经能揣摩到了一些东西,但是新增的这个怨灵会在日后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还不清楚。

  而且从现在看来,其跟随虎灵吞噬灵力,现在看起来量并不大,但是一旦灵种壮大,肯定会日渐增加。

  但如果这个灵种不像虎猿二灵那样反哺灵液归于鼎炉,那这个灵种就毫无存在价值了。

  也许自己该修行一门火性法术,就着这天地造化炉将其炼化?

  似乎是觉察到了陈淮生灵识的笼罩着它,怨灵感受到了对方的不怀好意,越发紧缩。

  再观察观察吧,陈淮生放弃了去触动怨灵的想法,自己是不是有些太急于求成了?

  收回灵识,将灵识重新置于鼎炉上,小心地观察着鼎炉的变化。

  鼎炉比起最初自己入炼气四重时不过过了两个月,但是鼎体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最初有些肉红单薄的鼎体炉壁凝实厚重了不少,这种凝实厚重既来自于虎猿双灵反哺灵液的铺筑,也来自于鼎炉不断从经脉中吸纳灵力的炼化成长。

  这种进度很稳定,但在欧家寨一战中,鼎炉似乎也受到了影响,鼎体炉壁颜色从丹红向幽白有所变化。

  或许这应该是自己灵元消耗过度,灵体受伤后的一种现象,要恢复原状进而重新进入正向成长路径,还要假以时日。

  只要有足够的灵食和灵材补充,这都应该不是问题。

  收功回气,陈淮生起身。

  佟童说得没错,自己的道院内还是太清寒简单了一些,上元道会结束之后回来,自己可能也需要添置一些物件,起码也得要像一个窝。

  走出道院,正面是一个宽大平坦的平坝,可以一揽整个纵浪谷的全景。

  纵浪岭下纵浪谷,谷地面积并不算大,真正最平坦这一块呈长条状,蜿蜒延伸到谷口,大概有三百步,宽度大概在五十步左右。

  这一处地块虽然看起来平坦,但实际上仍然略有起伏。

  道院建在背靠山麓处,而洞府则在半山腰。

  目前陈淮生暂时还没有太多精力去打理洞府,只能任由其关着。

  这一块平坦的谷地已经被打理得平整干净,杂草灌木被清理一空,正适合修炼剑器和法术,不用再去山间寻合适的习练之地。

  倚天剑出,一抹清光映在其上,陈淮生手指搭在剑叶上,叩剑薄弹。

  剑叶发出轻鸣。

  一抹豪气涌入胸中。

  身体轻盈一跃,已然悬于空中,手中倚天陡然翻转,脱手而出。

  带起一阵尖啸,倚天笔直飞射而出,瞬间已在十丈开外,这是陈淮生能御剑的极致距离,再远,就难以驾驭了。

  伴随着手指一点一拉,倚天在贴近地面一个绚丽的回环,急速飞行带起一抹幽白寒光,重新加速返回。

  陈淮生再度举手一引,倚天从自己身旁飞掠而过,直刺自己背后三丈外,带起道袍衣袂飘飘。

  连续操纵了几个手势之后,陈淮生感觉到自己灵力消耗很快,要驾驭这种御剑术,炼气四重还是勉为其难了。

  哪怕是像赵嗣天这种练气七重的,对御剑术都仍然持保留态度,认为其战力依然不如持剑以剑气剑罡发动更有杀伤力。

  但如果是筑基层面,那御剑术就是必修之术,而且如果能将法术与御剑术结合起来,才称得上真正的剑修。

  抽回倚天剑,陈淮生总跃于空,猛地一提气,再度攀升三丈,手中剑花一番,身剑合一,倏然电射而出,直奔三十步外的一团高耸的土丘。

  “杀!”

  剑气暴涨,眨眼之间,七十九剑连环斩出,幻作万千剑浪,摇曳飞舞,环绕着整个土丘暴击。

  土丘外围是专门立起的厚重石像,也是陈淮生用来测试自己剑劲增长的物件。

  无数剑影光火溅射,不知道有多少斩击撕裂着石像躯体。

  足见在土丘上端一个虚点,身体再行拔高三尺,倚天剑一个倒回反刺,三十三剑飘洒而出,磅礴的剑气叠加成为一座有如水漫金山般的浪山,重重叠叠地向土丘涌去。

  七具石像终于在这一轮连击斩中炸裂开来,四散飞射。

  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呼吸,陈淮生这才落地观察。

  比起刚修成炼气四重时,自己在合气连击斩上的进境还是可观的,两个月时间,连击斩的力度和速度大概提升了一成左右,相当令人满意了。

  唯一遗憾的就是连击斩成长性有限,也陪伴不了自己太久了。

  还是阴冥箭更适合自己。

  抽剑回鞘,陈淮生调匀自己的气息。

  依然是一个箭步飞跃在空中,腾挪而起,御风而行,十步之遥,一闪而至,手中拈成的手势瞄准五丈外的巨大木桩连环弹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山河志异,山河志异最新章节,山河志异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