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禹清简直想给奶奶点一百零八个赞。老太太简直就是人间清醒。

  也正是因为她的睿智,才造就了这一大家子的好儿孙。

  如果说,如今的蒋家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艘宝船。

  她爹是掌舵人,那么老两口就是指引和鼓动大船前进的罗盘和风帆,以身作则,子孙则永远不会迷航。

  因为无聊,老俩口就扛着锄头在园子里到处转,总想刨点地种点什么。

  可是转了好几圈,看着满园扶疏的花木,愣是没舍得下手。

  蒋文渊知道老父母的那点子爱好,干脆把他俩送到了城外的泰安农庄上。

  那儿又有果树又有地,还养得有各种牲畜,而且隔壁就种得有三千亩的水稻,足够俩老的折腾了。

  这可把两老的乐坏了。

  尤其是蒋老头,从老家上京的时候,把他那头大水牛也给带上了。

  这千里的迢迢的,牛儿跟着跋山涉水的也着实不易。

  到了京城又每日被关在牲口棚子里,光吃不动,肌肉都退化了。着实把蒋老头心疼坏了。

  如今到了庄子上,总算是自在了。

  老头儿这辈子最爱的就两样,一个是土地,另一个就是牛。

  因此,住下来的第二天,他就背着锄头跟着老兵们下地了,给果树打枝梳果,看西瓜,喂牛,去旁边庄子里看他的稻子。

  每日里忙得不亦乐乎。

  蒋禹清特意交待了杨昌裕,只要他自在,且随便他折腾去。

  蒋老头儿在京城的时候,不知怎么同秦老将军交上了朋友,俩人还聊得挺投机。

  听说蒋老头去泰安农庄种地去了,秦老将军包袱一收,也跟着去了。

  老将军年过古稀,去年底染了急症,差点没救过来。

  还是秦珏看着老父亲不好,及时求到蒋禹清这儿,这才救回他一条性命。

  然到底年纪大了,加上年轻时常年征战沙场,身上留下许多暗伤,即便救了回来,怕也没两年寿元了。

  蒋禹清舍不得老英雄走,就偷偷给他喂了滴灵乳,延了他十年寿命。

  后来还是景衍看出外祖父的变化,问过蒋禹清方才知道这件事。

  景衍知道了,秦珏也就知道了。

  他做梦也没想到,蒋禹清会把这样的稀世珍宝用在自家父亲的身上,当即跪下给蒋禹清磕了三个响头,倒把蒋禹清唬的够呛。

  自打进入四月下旬,雨水就渐渐的多了起来。到了五月,几乎隔三差五的就要下上一场雨,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的丰沛。

  雨水好,地里的庄稼就长的好,庄户百姓们高兴,卖伞的商家也高兴。但对于其他人,可就未必那么友好了。

  京城里路还算好走,到了城外,那是一踩一脚泥。尤其是繁忙的路段,许多地方甚至让车流轧成了稀泥滩子。

  蒋禹清也走过几次,白小十每次都嫌弃的要命,说要是有水泥路就好了。

  蒋禹清觉得这主意着实不错。

  水泥大概的材料配比和工艺流程她都记得,只是具体操作起来,还是有不少难度的,怕是要耗费不少时间。

  回宫后,她把这事儿跟景衍提了提。景衍当即宣来了工部尚书和几个在烧窑方面专精的人材,在御书房同蒋禹清一同研究。

  说是共同研究,其实蒋禹清也就出了个方子,提出了个大概的方向。

  具体的技术操作,还得看工部。她不敢胡乱插手,怕出乱子。

  等工部的人离开后,蒋禹清偎在景衍怀里,拽了他一缕头发拿在手里绕着玩:“我听说,倭国想送公主来和亲?”

  “嗯,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了。”

  蒋禹清嗤笑一声:“他们这是想求和?会不会太晚了些!”她顿了一下又道:“你打算怎么办?”

  景衍放下手里的折子,捏了捏小妻子的鼻子道:“凉拌!一个注定被灭的小岛,不值得我费心。”

  蒋禹清立即高兴了,在他唇上香了一记:“霸气!”

  景衍哪里舍得这送上来门来的福利,扣着她的头不罢手。

  两人吻得难舍难分,正意乱情迷之际,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太监略显焦急的声音传来。

  “启奏陛下,娘娘。太上皇身边的李公公摔伤昏迷了。

  田院正说李公公怕是不太好,太上皇让奴才来请娘娘。”

  蒋禹清一听立即清醒了,站起来大声对外头道:“你去回太上皇,本宫马上就到。”

  景衍也起身站起来,牵过她的手:“走吧,一起过去看看。”

  这位前任御前太监总管,服侍太上皇,几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端得是劳苦功高。

  而且他也算是看着夫妻俩长大的,这么多年来,里里外外不少照拂,是真心把他们当成了自家晚辈。

  因此在二人心里,他就是另一位值得敬重的长辈。

  此时,无论如何都要去看看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降团宠太子又提剑砍我桃花了,天降团宠太子又提剑砍我桃花了最新章节,天降团宠太子又提剑砍我桃花了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