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王 第540章 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2/2)

小说:镇北王 作者:天香瞳 更新时间:2024-02-06 22:38:03
  

  他现在想的是尽快把实际统治区域建设起来。

  听到关宁询问,卢照龄面露难色道:“能够举荐的,都己经提交了,其余那些官员恐怕不符合您的要求。”

  “这些年吏治不清明,地方官员尸位素餐的多,真正干事的少。”

  他又问道:“要不举行一场恩科?”

  “新皇即位,举行恩科大典,也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

  “不行。”

  关宁开口道:“国家还未实现真正一统,南方那边是顺是反还不确定,北方民生都未恢复,人人食不果腹,这些情况还不具备恩科的条件。”

  他说的是实情。

  “现在需要一批人来实现平稳过渡。”

  关宁才发现真到用人时,还真的是挺难。

  他大概了解过,其实大康的读书人真的不少,毕竟也是延续两百七十余年的王朝,在这方面发展也算完善。

  但实际上真正能考中为官的很少。

  进士一科进士不足三百人,庶吉士只有三十余人,即便是算上举人,都不足千数。

  在进士及第后,除了前三甲,其余的进士还要再考一轮,算是更进一步的选拔,被录取之后,就能成为翰林院的庶吉士。

  这一轮考试决定了他们的仕途,成为庶吉士就能在京中各部衙任职,甚至能成为皇帝近臣。

  薛怀仁当年走的就是这个路子。

  而无法成为庶吉士的人,只能算是进士及第,也不过是任职个县令。

  可能一辈子都不见得进京为官。

  大康的读书人也是内卷的厉害,读了一辈子书,读到垂垂老矣都不一定能考得上举人。

  等考上了,还要跟那些世家贵族去抢几个为数不多的名额。

  这样下来,其实能真正做官的人很少,能成为有用的官员更少。

  关宁觉得这种制度有问题,升迁不明。

  那些好不容易中举的人做了县令,可能他一辈子就在那个位置,己经没有盼头,又怎么愿意勤政为民?

  再说在京的各部衙高官,都没有地方主政经验,又怎么能真正做到体察民情?

  致理之遣,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

  关宁陷入沉思。

  安民,治理的前提,就是核吏治。

  新朝新政,这一步就从吏治开始!

  正在他思绪间,卢照龄开口道:“国子监祭酒祝淼昨夜找到了臣,他请臣为陛下您传话,新朝建立,正值用人之际,而国子监众学子,则是可用之人。”

  “国子监?”

  关宁微微一怔,这几日忙碌,他倒是忘了还有国子监。

  之前他也曾在国子监学过,对其也有了解,说是贵族之学并无差错。

  其内生源平民跟贵族的比例大约为二八,这也是实际国情。

  但不得不承认,国子监确实是大康学术开明之地,那里有各种专业阁舍,教授繁杂,学明义理。

  是可用之人。

  “只是……”

  卢照龄犹豫道:“您在登基之前曾对世家贵族多有清算,并因言论之事,抓了不少人,其中不乏国子监学子,因而他们对您有些抵制,可能不愿意出仕……”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镇北王,镇北王最新章节,镇北王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