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天崩地裂(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前些日子,自己冒出了这么个念头,想要借此削藩,转过头,张家兄弟就上奏了,若说和方继藩没关系,那就有鬼了。

  方继藩忙是矢口否认。

  这是大事啊,我方继藩还不能死,我要留着有用之身,不过……张家兄弟动作也太快了吧。

  几日之前,他们花费重金,买下了几百套宅子,明明现在的宅邸,涨的还算愉快,这倒好了,他们转过头,就下一剂猛药啊。

  方继藩还以为,这两个家伙,至少还需一年半载之后才上奏,这才几日……

  方继藩立即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弘治皇帝敲了敲案牍“张氏兄弟,两位国舅,上奏请召宗室入京。”

  “呀。”方继藩更是诧异“陛下,这和微臣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啊,两位国舅,一向对我有所成见,历来和儿臣,水火不容,这是天下皆知的事。”

  弘治皇帝“……”

  刘健却是痛心疾首起来。

  “此事,关系重大啊,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宗室的问题,就绝不允许外姓议论,此后,到了文皇帝时,文皇帝尚且对宗室小心应对。百三十年来,朝廷对于宗室的问题,可谓是慎之又慎。今日……两位国舅上奏,定会引发哗然,不但宗室疑心,忧心忡忡,只怕满朝也要哗然。老臣之所以认为,此事事关重大,这是因为,上奏之人,不是别人,而是国戚,这两位国戚,难免会使外界怀疑,这……乃陛下的本意……陛下……老臣的意思是……此事,必定会引发巨大的恐慌,一个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李东阳和谢迁,显然也是这样认为。

  开玩笑,召宗室们入京。

  这些个宗室,数十个上百个亲王,还有数百个郡王,更不必提,那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们了。

  这可是数万人,就这,还是属于皇家承认的,还有一些,是这些皇亲们的外围亲属,就更加不计其数了。

  不说别的,数十上百个亲王,他们手里不但有地,还有粮食,甚至还有专门的卫队,他们结亲的亲家,哪怕不是朝廷重臣,那也是勋贵或是地方诗书传家的世族,没有一个人,是省油的灯。

  倘若是一个寻常的御史,上这样的奏疏,倒也罢了,毕竟,没人会搭理。

  刘健所忧心的,恰恰是张氏兄弟敏感的身份。

  这二人是谁,是皇帝的亲舅子。

  以这二人的为人,宗室的事,管他们鸟事,他们会操心吗?

  可为何突然就操心了呢,外间,一定会有无数人怀疑,两个国舅的背后,是皇帝的鼓励,这根本就是皇帝想要借张氏兄弟,说出他的心意。

  一旦有此疑虑,那些宗室,势必惶恐不安,他们可不是好惹的,就算他们没有能力,起兵对抗朝廷,可一旦发起蛮来,至少也可以弄得天下支离破碎,烽烟四起。即便是在朝堂上,百官也绝不认为,这样做合适。

  在百官看来,宗室们老老实实待在自己藩地里,眼不见为净。

  倘若入京,京里突然出现了无数个亲王、郡王、辅国将军、镇国将军,我的娘,这日子怎么过?

  怕是明天,顺天府府尹,就要直接挂印,请求致士不可。

  天上掉下一片瓦,就能砸死几个宗室皇亲,这简直就是朝廷的噩梦啊。

  弘治皇帝道“这非朕本意,朕也不知,为何寿宁侯上此奏疏。”

  刘健哭笑不得道“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了。陛下,现在是两面为难。若是对此,坐视不理,势必会谣言四起,宗室们更是惶恐不安,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自汉以来,七国之乱而始,这样的前车之鉴,已是不少了。可……可若是陛下立即下旨澄清,也未必能消除宗室和百官的疑虑,他们只是认为,陛下授意寿宁侯如此,却见风头不妙,才不得已之下,立即澄清,这反而会使陛下,遭人嘲笑,认为陛下畏惧宗室。”

  弘治皇帝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额,刘健说的有道理,他如此稳重,今日失态,也确实是因为,这件事……实在太大了。

  当初,削藩只是弘治皇帝起了个念头,可弘治皇帝起心动念的事,多着呢。

  现在好了,这张家兄弟二人……直接来了个上屋抽梯、过河拆桥,这不等于将朕,置于水火之中了吗?

  弘治皇帝虎着脸“他们无缘无故,上此奏疏做什么?你们是国戚,这事他们也管?”

  …………

  第一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