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万里伏波(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让他们对火器产生依赖,大明就形同于遏制住了他们的脖子。

  失去了大明的后勤系统,没有了火药和子弹的源源供应,他们手中的火器,不过是烧火棍罢了。

  这可比他们以骑射而西征要让人放心的多。

  弓箭谁都可以制,而火器,却是需要门槛的,尤其是能大规模供应火器的地方。

  弘治皇帝手微微搭着案牍,他沉吟片刻“下旨,弓骑多有不便之处,无法在西征诸军之中普遍推广,自此之后,大漠诸部,所用器皿,以刀剑和火器为主,所需火器以及刀剑,由幸福集团后勤入关采买,西山诸作坊,则进行供应,各个作坊,再由镇国府辖制。”

  方继藩道“陛下圣明。”

  弘治皇帝又道“王守仁虽为文臣,在马上,却有赫赫之功,此人乃是大才,在大漠诸部之中,颇有声望,此人,乃可造之材,亦可堪大用,今赐其国公,再钦赐斗牛服……”

  弘治皇帝的手,轻轻的拍打着案牍,一面说,一面心里暗暗的斟酌,而后,才慢条斯理道“敕其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师,幸福集团正使。”

  这一手安排,是弘治皇帝深思熟虑的结果。

  王守仁是文臣,朝廷对于文臣,还是给予了足够的信任的。

  最重要的是,幸福集团的股价涨跌,关系着内帑,事关重大,现在王守仁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若是临时换将,只怕消息一传出,又要引起股市的浩劫。

  而让王守仁继续统领大漠诸部,足以给无数的投资人,一个定心丸。

  这消息一出,想来,又是一个大利好。

  刘健道“陛下的恩荣,是否太过。”

  弘治皇帝叹口气“非常之时,自当要行非常之事,用非常之人,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王卿家,出生自书香门第,其父,曾教授朕读书,也是名臣,西征乃是大事,马虎不得,此人可堪大用,那么……朕自当大用!朕要让他做朕的马援,朕的班超。”

  弘治皇帝站起来“今我大明,开眼看天下,方知天地之大,无穷无尽,大明若是不能顺势而变,他日,迟早反受其害,朝廷理应不吝赏赐,唯独遗憾的是,天下的英才,不能尽为朝廷所用,拟定旨意吧。”

  刘健沉默片刻,他能理解弘治皇帝的心情。

  当今天下,和太祖高皇帝时,没有什么不同,当初太祖高皇帝驱逐鞑虏,才打下了这百五十年的基业,而如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未来这天下百五十年的基业,就看今朝了。

  弘治皇帝说到此处,松了口气,心情愉悦无比,心里思量,这个决定一下,只怕,幸福集团的股票,要突破六两银子的大关了。

  不只如此,倘若是王守仁……还能接二连三的传来捷报,那么……

  弘治皇帝禁不住,乐了。

  自得其乐,实是惬意无比的事啊。

  弘治皇帝旋即看向方继藩“继藩啊。”

  方继藩道“儿臣在。”

  弘治皇帝道“你是王守仁的恩师,你有什么话说?”

  方继藩想了想“儿臣也是觉得,陛下对伯安的赏赐过重了,国公的爵位,过于厚重,儿臣对王守仁言传身教,一直教导他,不要想着朝廷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朝廷做什么,为朝廷效命,乃是他的本分,只因一场大捷,就给他如此高官厚碌,儿臣想,他一定不肯接受,心里更会诚惶诚恐,儿臣乃是他的恩师,不敢请求陛下什么恩赐,要不,打了商量,给王伯安的赏赐,打个折,封个侯便是了。”

  弘治皇帝眯着眼“你的意思莫非是,朕说话可以不算数?”

  方继藩摇头“儿臣……可没这样说,儿臣的意思是……”

  弘治皇帝似乎也觉得,当时话说的有些太满,不过……他似乎倒也没有太在意,却是淡淡的道“等王卿家上奏谢恩之后,再说罢。”

  方继藩一听,明白了点什么,立即信誓旦旦的道“请陛下放心,儿臣教授出来的门生弟子,那都是厚道实在的人,到时,伯安一定会上书,请求陛下收回重赐,嗯……一定会的。”

  弘治皇帝微笑“众卿退下,太子和继藩留下。”

  刘健等人,心领神会,自是告辞。

  待刘健等人一走,弘治皇帝命宦官取来了报捷的奏疏来,定睛一看,突然道“萧伴伴……朕有些日子不见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