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恭迎圣驾(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躲在角落里,幸好有个年轻的兵部官员给他加了一件外衫,他觉得自己的眉毛已结了冰,喷嚏连连,一听陈丰要骂兵部,不禁道“这怪不得兵部,当初,兵部要银子,都察院,可没少说浪费公帑,还说将士们已能吃饱喝足,哪里有这么多讲究。”

  陈丰“……”

  寒风依然在嚎叫。

  有人道“呀,王学士也有肉吃,他哪里来的肉。”

  顿时,这些平日里清高无比的翰林和御史们,纷纷义正言辞的站起来,果然,王不仕在吃肉,吃的很开心。

  他戴着墨镜和大金链子,手里拿着早已有人热好瓷盘,不只如此,他所坐的地方,还有人给他撑了伞。

  地上,是一个厚重的毯子。

  王不仕盘膝坐在毯上,无惧风雪,手中的瓷盘里,是香气四溢的汤汁和一块块已热好的卤牛肉。

  “老夫买的。”王不仕一面将肉送进自己的嘴里,一面朝方继藩的方向努努嘴“不贵,此时此地,这样热好送来的牛肉,不过五百两银子一斤。”

  五百两……

  不如去抢。

  王不仕只吃了几块肉,就觉得饱了,餐盘放在一边“邓健。”

  撑伞的邓健道“老爷有什么吩咐。”

  “这肉不好吃,你吃了罢。”

  邓健已抛了伞,饿虎扑羊一般,将那五百两银子的肉端起来,拼命的往口里塞。

  ……

  一双双惨绿惨绿的眼睛,看着大快朵颐的邓健。

  有人发出咆哮,骂骂咧咧,不知在说些什么。

  ………

  弘治皇帝坐在马车里,听到马车外的喧哗。

  此时他已吃饱喝足,拉扯了车中的铃铛。

  萧敬在车外,听到铃响,立即将车门开了一个角,钻入了车中“陛下。”

  “外头何故喧哗?”

  “百官们没肉吃,有些不满。又听说齐国公带了许多肉来,到处兜售呢。”

  弘治皇帝绷着脸“不像话。”

  顿了顿。

  似乎弘治皇帝还是颇为体谅百官们的处境,便道“你去,将肉买下,分赐诸官。”

  萧敬一脸难以启齿的样子。

  弘治皇帝皱眉“又怎么了?”

  “齐国公说他这肉不一般,是什么西山雪花牛肉,那些牛,都是听四书五经长大的,每日还要让它们保持愉悦的心情……总而言之,一斤肉,五百两!”

  弘治皇帝沉默了。

  他噢了一声“朕有些乏了,明日还要赶路,伺候朕就寝吧。”

  “奴婢遵旨。”

  这马车宽敞,将沙发折了,便是一张软床,萧敬勾着身,收拾起来。

  ……

  大杨山下,是连片的草庐。

  毛纪自搬来此,讲学已有三年。

  三年之间,从默默无闻,到如今,桃李满天下。

  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在附近结了草庐,来此读书。

  挂冠而去,并非毛纪所愿。

  毛纪所想的,依旧还是儒家的入世之心。

  可他很清楚,他已难有作为了。

  与其厚颜在翰林,不如……有所为。

  他的手里,拿着的乃是一个名敕。

  这名敕,有些吓人,乃是太子殿下邀他去军中赴宴的帖子。

  几个弟子,盘膝坐在下头,毛纪叹了口气“太子殿下少年时,也是极聪明的,可越大,却越是荒唐了。”

  他流露出了痛苦之色“终究,还是被小人所误啊,以利诱人,非君子之道也,所谓的新学,口口声声,说是继承了圣人之道,破旧立新。可实际上,却是离经叛道,罢罢……不说这些,方信,你去回禀太子,就说,老夫身体有所不便,不能赴约,还请太子殿下见谅。”

  “是,先生。不过……先生,学生听说太子殿下,脾气不好。”

  毛纪微笑“若是因为太子脾气糟糕,便不敢不去,那么,有何风骨可言。老夫无欲无求,不过是希望代圣人立言,传授平身所学而已,太子若因此而怒,又有何妨呢?”

  学生们一个个激动的看着毛纪。

  毛纪又道“何况,陛下要来了,带着百官而来,昌平县令已修书来通了气,此番,是因为陛下也闻得老夫在此教化的功劳,特领百官来此,看一看这昌平。”

  说到此处。

  毛纪不禁眉飞色舞。

  前来投奔的读书人越来越多,学习的风气,也越来越浓,昌平县令,也是几次三番,说起昌平有了巨大的变化,这都是自己的功劳。

  看来……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可通过教化来解决的。

  陛下御驾来此,看来……是朝中的风向,有所改变了。

  “尔等,好好准备,预备接驾吧,迎驾才是最要紧的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