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治世能臣(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他手舞足蹈的笔画,一脸美滋滋的样子。

  弘治皇帝“……”

  他接着,嗔怒的看了方继藩一眼,仿佛在说,为何当初没有带上朕。

  方继藩立即道“陛下,儿臣……儿臣……”

  弘治皇帝摆摆手“罢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

  他表现的很宽容。

  方继藩的眼光是极好的,当然,他绝不会独享,总是会带着太子。以太子后知后觉的性子,这经济之道,弘治皇帝是不指望他能有所开窍了,有方继藩带着,弘治皇帝放心。

  倒是身后,百官们个个倒吸着凉气。

  卧槽……齐国公这狗东西……

  有人拉了拉王不仕的袖摆,低声道“王学士,你也买了。”

  王不仕手推了推墨镜,冷酷的道“世上的银子是赚不完的,赚钱的方法,有一万种,天津卫,不是老夫可以操作的。”

  问的人,本还想奚落一下王不仕。

  你不是很能挣银子吗?

  你买了没有。

  可一听王不仕的话,顿时像受了一万点的暴击。

  一万种……

  王不仕……你也是个狗东西。

  王不仕只是微笑,他说的是大实话。

  他有很多种方法挣银子,可天津卫的银子,烫手,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里受西山和四洋商行的影响太大,表面上看,是一本万利,可其规划,却全部操持在太子和方继藩之手。

  当初自己没有多少本钱时,可以豪赌。可一旦自己的资本形成了规模,那么重资压在天津卫的土地上,反而不是最佳的选择了。

  只有大学士沈文,一脸幽怨的看着朱厚照的背影,眼里眨了眨,仿佛是在说,还钱!

  朱厚照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异样,他的手伸出来,如数家珍一般,指指点点“父皇,你看那儿,靠近运河,会修一片的路网,与铁路连接,将来,数不清的货物,会在这里卸货。不只如此,铁路还将延伸至大沽口,大沽口将会建起一座巨港,用于货物的吞吐。塘沽那里,则会有许多的船坞,主攻的乃是造船业,那里现在已有六十多个船坞了,大大小小的,当然,最大的,还是西山造船局,用以制造最新的蒸汽船……现在天津卫这里,涌入的流民是最多的,这里对人的需求也是最大,甚至远超了京师和通州等地。”

  朱厚照笑嘻嘻的道“当然,这还多亏了唐寅,父皇你是不知道,从前驻扎于此的官吏,没几个顶用的,这天津将来的前途如此远大,怎么能放心交给他们手里打理。可唐寅不同,唐寅乃是东方不败舰队指挥,又是朝廷的钦命大臣,他来了这里,自然而然,这天津卫,也就他说了算了,这里的海防、政务、造船,现在都是唐寅管着,哎呀,唐寅是个好人呀,儿臣很喜欢他。”

  方继藩鄙视的看了朱厚照一眼,忙将脸别到一边去。

  这个臭不要脸的东西,所谓的喜欢唐寅,带着的是利益成分,太子这么多身家都压在天津卫,希望都寄托在唐寅身上,能不喜欢吗?

  自己就不一样,自己对唐寅的喜爱,是纯粹的,是不沾有任何利益色彩的,也是深沉的。师生之情,有如父子,用汉高祖刘邦的话来说,就是‘乃公也’,白话一点我是你爹。

  弘治皇帝微笑“唐寅性子不错,就是有时,有些迂腐,不过……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弘治皇帝也夸奖了唐寅一句。

  正说着,有宦官来“陛下,唐学士到了。”

  唐寅真正的官职,乃是翰林学士,钦命统领东方不败舰队,负责舰船的督造,招募水兵。

  弘治皇帝听罢“来,叫上来吧。”

  唐寅一脸疲惫的样子,人也清瘦了许多,匆匆登上了城楼,见了弘治皇帝便拜“臣见过陛下。”

  接着,他抬头,看了方继藩一眼,目光之中,带着惊喜。

  弘治皇帝板着脸“唐卿家,朕御驾到此,你倒是一位贵人,不但不来迎驾,反而姗姗来迟,怎么,还要朕命人将你用轿子抬来吗?”

  唐寅汗颜,忙道“陛下来的急,臣接到消息的时候,人在塘沽,一路赶来,不料还是迟了,臣万死,恳请陛下恕罪。”

  弘治皇帝方才也不过是试探而已。

  见唐寅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来,定是赶来的。

  弘治皇帝便道“起来吧,方才,太子正在夸奖你,说你是一个能臣,太子,是吗?”

  朱厚照笑嘻嘻道“父皇说的极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