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威震四海(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国家的一切资源,都必须投入进农业,否则……就会出大乱子。

  虽是红薯之类的新作物开始推广,可稻米和麦子的产量,却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提升。

  而现在……时机成熟,方继藩想让他们见识见识工商的厉害。

  朱厚照大抵明白了方继藩的思路。

  农作物需要一种叫氮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作物的生长才可以达到巅峰状态。

  所以肥料的本质,就是让作物吃啥补啥。

  就好像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精通骑射,还会打毛衣,偶尔,还要费脑袋进行研究,因此……对于牛肉有很大的需求,得补充牛肉一样。

  朱厚照想到这,就乐了,笑着道:“懂了,懂了,咱们想办法试试看,前些日子的许多试验,确实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却不知那里头是不是氮。呀,你老是说什么营养吸收,说的本宫都饿了。”

  方继藩板着脸,摸了摸肚子“这才下午。”

  沉默了片刻。

  朱厚照和方继藩对过了眼神……嗯……先进行营养吸收要紧。

  …………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一份奏疏。

  是自江西布政使司来的。

  当然,这是弹劾的奏疏。

  弹劾的目标,乃是一个叫王金元的人。

  此人在江西弄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人们谈方色变,何止是姓方的倒了血霉,便连姓范的,姓万的,都是风声鹤唳。

  江西的方言之中,本就是方、范、万区分不大,风声太紧,可把人吓坏了。

  弘治皇帝将奏疏放下,面上没有表情。

  淡淡的声音:“将这些奏疏,留中吧。”

  留中的意思是……不予回复,对于这份弹劾奏疏,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

  萧敬心领神会的接过奏疏,搁到了一个角落。

  他面上没有透出任何反应,这些事,都和自己没有关系。

  弘治皇帝吁了口气,才又道“继藩真是辛苦了,为了这万世基业,总是需有人去黄金洲的,倘若是别人做主,定要惹来天怒人怨,百家之姓,怨声载道,继藩呢,反其道而行,却以身作则,只勒令他们方家人……可见此人是不徇私情,一心为公的。”

  萧敬脸终于微微变了变。

  只见弘治皇帝想了想又道“从前还不知039方继藩有这么多族亲,现在方知,原来竟有如此之多。”

  萧敬心里想,这怪谁,要怪就怪百姓们爱叙家谱,这家谱都是从秦汉时开始写的,这都是上千年的事,简直就是一抓一个准,跑都跑不掉的。

  萧敬倒是想到了什么,便道:“奴婢听说南方各地的方氏,开始毁坏家谱。”

  “嗯?”弘治皇帝的眉头轻轻皱起,道“而后呢?”

  “不过,那王金元在那儿声称,姓方的若是拿不出家谱,便算是不敬祖宗,有违孝道,阖族上下都要解送天津卫,送去黄金洲,听说一个漏网之鱼都没有。”

  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的表情有点复杂……

  良久,弘治皇帝才又叹了口气道“方继藩有自己的苦衷啊,万世基业,总要有人做出牺牲,这牺牲,他选择了自他们方家而始。”

  正说着,却有宦官匆匆入殿,拜倒道“陛下,天津卫市泊司急报。”

  弘治皇帝便收起了感慨的心情,打起了精神。

  市泊司主要的职责,是沟通海外。

  一般情况之下,市泊司来了急报,十之**,就是海外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弘治皇帝对于四海之事,极为关切,命通政司但凡有任何消息,不需送内阁,直接来报。

  “取来,朕看看。”

  一封奏报,送到了弘治皇帝面前。

  萧敬站在弘治皇帝身后,眼睛偷偷的瞄着奏报。

  这一看……萧敬突然来了这么星点兴趣。

  新津郡王方景隆上奏,黄金洲初定,不过方景隆身体有恙,受医学员们的建议,宜回京修养,方景隆请召其孙方正卿前往黄金洲,暂代其职。

  弘治皇帝一脸诧异,不禁道“方卿家劳苦功高,的确理应回京歇养,不过……为何不是召继藩去,而是让正卿去?正卿年纪这样轻,能够担当大任吗?”

  他带着满腹的疑惑,看着这奇怪的奏疏,心里转念着。

  可细细想了想,在弘治皇帝的心中,方景隆是个极稳妥的人,既然方景隆如此上奏,定有他的道理。

  于是沉吟片刻之后,弘治皇帝提了朱笔,在奏疏下画了一个圈,写了一个字……‘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