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国书(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可弘治皇帝隐隐觉得,有人将这苏莱曼当做了一面镜子,成了太子的反面。

  弘治皇帝对此,似也没说什么。

  他和这些大臣不同,弘治皇帝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倒是方继藩上奏来的一封关于俸禄的章程,引起了弘治皇帝的极大兴趣。

  其实俸禄需要改变,这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在保定等地,其实俸禄已经不同了。

  毕竟自从选吏为官之后,这些吏员,总要让他们养家糊口,连低级吏员,都自征募而来,而不是从前单纯的杂役,你就得必须让他们脱离生产,专心为吏。

  吏的薪俸有了,上头的大吏、司吏乃至于官,俸禄自也要逐级改变。

  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吏部所选的吏,开始分派到各省各府,这选出来的吏,其俸禄是吏部拟定的,他们的薪俸,居然不比当地寻常官员要低,盖因为当地的官员,遵照的又是另一套俸禄体系。

  而今,国库的收入已是今非昔比,京察的同时,更改俸禄职级,又成了新的问题。

  照例,还是保定那儿的经验进行推广。

  内阁对此的态度,却显得有些暧昧。

  毕竟做臣子的,都是圣人门下,不好意思谈钱。

  这索要更高俸禄的事,谁都不能提,也只有方继藩提出来才最合适。

  可内阁呢,态度却是暧昧不清,模棱两可,在票拟里,只扭扭捏捏的提了一笔“或可商榷。”

  而后就……没有了。

  弘治皇帝心里了然,指了指奏疏,带着几分慎重的道“厂卫这些日子,将心思放在这上头,查一查各地物价,以及若以当下俸禄,官吏若无其他进项,生活是否困苦……”

  萧敬连忙躬身道“奴婢遵旨。”

  不久,有宦官来“礼部尚书张升觐见。”

  弘治皇帝颔首“宣。”

  张升进来,行礼。

  “陛下,奥斯曼递交国书。”

  张升取出了国书,本来这国书之事,是不必张升亲自递进的,无奈何上一次陛下为此特意申饬过礼部,因而亲自来了。

  弘治皇帝颔首,其实国书嘛,就是做个样子的事罢了,里头的内容,不看也大抵知道是什么。

  弘治皇帝道“那便寻一个吉日,宣奥斯曼使者觐见吧。”

  “是。”

  说罢,弘治皇帝便低头,又预备继续看奏疏。

  可感觉到张升没动静,便抬头起来“张卿家,还有何事吗?”

  张升道“这奥斯曼王子,有一个不情之请。”

  弘治皇帝搁下了御笔,饶有兴趣的看着张升“朕听说奥斯曼国,乃是万乘之国,带甲百万,非寻常小国可比,此番他们有意,重建商路,这并非是坏事。卿乃礼部尚书,若是其使有什么要求,可尽力满足,其国遣使来访,我大明以礼相待,本是理所当然。”

  “此事,有些不同。”张升显得有些期期艾艾的,略有为难之色。

  陛下,这可不是小要求啊。

  弘治皇帝皱眉,莫非……要求很不合理?

  若如此,这就是冒犯天威了。

  弘治皇帝脸上多了几许肃然之色,淡淡道“说来朕听听。”

  张升道“这王子希望……大明能够允他要求饱学之士西归。”

  饱学之士?

  弘治皇帝皱起眉头,诧异道“此人野心勃勃,竟想要朕的院士吗?”

  张升心像扎了一下,忙摇头“陛下,是儒生。”

  “噢。”弘治皇帝呼了一口气,似乎一下子轻松了很多,不过……这似乎也有不妥,于是道“朕知道了。”

  对此,弘治皇帝只是模棱两可的点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

  随即,他挥挥手“卿且告退吧。”

  这个要求,很奇怪啊。

  不过……看过厂卫的奏报,细细想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弘治皇帝待张升走后,却是对萧敬道“召方继藩觐见。”

  一个时辰之后,方继藩气喘吁吁的进来,行礼道“陛下,召臣何事?”

  弘治皇帝深深看了方继藩一眼,朝萧敬努努嘴“你且看看奥斯曼的国书。”

  方继藩从萧敬的手中接过了国书,大抵看了看,这国书和其他的国书没什么不同之处呀。

  “二衬看不明白。”

  弘治皇帝淡淡道“奥斯曼王子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在我大明征辟儒生西行。”

  方继藩“……”

  其实他还真不意外,不过……

  这苏莱曼,真是个人才啊。

  方继藩见弘治皇帝犹豫不定的样子,眼里却透出了笑意,突然意味深长的道“陛下啊,奥斯曼人……有钱!”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