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再造大明(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听了朱厚照的这番话。

  一下子……所有人长出了一口气。

  他们等的就是这句话啊。

  不只是刘健,李东阳,哪怕是其他的马文升和张升人等,不禁动容。

  刘健历来庄重,毕竟是宰府,都可以做太子的爷爷了,也是要面子的。

  可现在,他跪在朱厚照的脚下,顾不得什么,扯起了长袖,遮住了朱厚照满是泥泞的脚,无声落泪。

  “刘师傅,你哭个什么?”

  朱厚照虽然觉得自己很厉害,可刘健的失态,还是让他吓了一跳。

  刘健仰起脸来,嘴唇哆嗦着,良久,才道“翻倍,粮产翻倍了啊,足足翻了一倍,意味着,原先十亩地,才能养活一户人家,现在,却只需五亩地,也意味着,这新鲜的白米,可以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更意味着,天下极有可能,再无饿殍。朝廷的粮仓,根本就装不下络绎不绝从各府县运来的粮食,朝廷用兵,在不为粮食操心,太子殿下哪……粮食翻倍,形同于是大明开疆拓土,足足再造了一个大明哪。”

  他发出如此感慨,身后李东阳等人动容,却一丁点都不觉得夸张。

  再造了一个大明……不错,不就是如此吗?

  假设现在的大明,有十万万亩地,可粮产提高,不就意味着,土地变成了二十万万亩。

  这是是们概念?

  这已不再只是吃饱的问题,而是能吃好的问题。

  粮食一多,那么人人就能吃饱,吃饱了,多余的粮食或是其他的杂粮,就有了其他的用处,比如,用来喂养牲畜,最后将这些多余的粮食,转化为更多的肉食,譬如酿酒……

  “太子殿下再造大明,这是千秋功业,只怕,也只有三皇五帝可以与之相媲美了。”

  激动的刘健,开始胡说。

  倘若这话,让某些迂腐的人听了去,非要吐血不可。

  三皇五帝,乃是儒家之中,最推崇的圣王。

  可现在……却应在了朱厚照的身上。

  刘健此言一出,附近的许多人,都是愣住了。

  谢迁似乎也觉得,这太子和三皇五帝,似乎有几分违和。

  可细细想来。

  三皇五帝之事,所谓的功绩,也不过是治水和尝百草,恩泽百姓,太子殿下,生生将粮产拉高,又哪里比不上这些功绩呢?

  许多人一脸恍惚的看着朱厚照,有点懵。

  他们实在无法将这么一个咧着嘴,嘿嘿笑,腰间还挂着一串印,且你若是细细去看那印,其中一方印,简直就刺瞎你的眼睛,因为那方印和司礼监的印怎么瞧都怎么像,莫不是这印上,还刻着‘皇帝之宝’的铭文吧。

  于是,他们忙将自己几乎要刺瞎的眼睛,挪到了另一边,不断的告诉自己,万万不要看,万万不要看,老夫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看见。

  …………

  弘治皇帝沉默着。

  一开始报数的时候。

  他是激动的。

  可现在……他却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切都好似的梦游一般。

  许多事,都变得不真切起来。

  方继藩在旁,已是行礼“陛下,儿臣万死之罪。”

  弘治皇帝一脸恍惚的看着方继藩。

  他脑子一片空白。

  方继藩却是认真的道“此次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极大,太子殿下和儿臣,还有张信人等,更是花费了无数的心思。只是这世上,要研究出高产的粮来,固然不易,可要推广,要让人相信,则更加的不易。”

  “陛下,农人们开春播种,秋时收割,这一茬粮食,就要跨越三季,想要将这新粮推广开,让农人们产生信心,越来越开始学习屯田所的知识,从而提高产量,是极不易的事啊。”

  方继藩说的没错。

  农人们是最保守的一个群体,哪怕你如何说的天花乱坠,是说破了天,想要让他们拿自己一年的收成,去和你冒险,他们也是不敢轻易接受的。

  “所以儿臣才想出了丰收节,大肆的张扬了一番,陛下历来知道,太子殿下和儿臣,是素来低调的人,若非是要让天下人都亲眼见到这农学对于农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让他们真真切切的看到产出的粮食,只怕,也未必敢相信。正因为如此,太子殿下和儿臣……方才想出了这个主意,只是万万想不到,闹出来的动静,竟是如此之大。”

  “这都是儿臣想出来的馊主意,怪不得太子殿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