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赐封(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学堂……

  朱厚照和刘健人等,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理论。

  而这个理论对他们而言,实在太震撼了。

  那王守仁骤然明白了什么,他骇然的看着自己的恩师……

  他竟开始越来越佩服自己的这位恩师了,不得不说,恩师这个理论,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想要招募更多的良家子,让大家踊跃从军,那么……就必须让人在军中有收获。而军中需有收获,就必须让将士们吃饱喝足,日夜操练,并且尽心教授他们道理和学问,这些东西相辅相成,如此……这精兵不就练出来了吗?

  刘健在此刻,也是一脸佩服之色,他现在才知,原来此前所有人的思维都错了,钻了牛角尖,可齐国公直接改换了一个思维,现在细细品来,可谓一箭双雕。

  朱厚照大喜道“是极,是极,老方……这是大功劳啊,只凭你这一席话,便似一场大捷,此次,头功便是老方啦,至于次功,朕让给王伯安,朕位列第三,朕此前早已约定,定要厚赐齐国公,刘师傅,李师傅,你们怎么说。”

  刘健此时也露出了笑容,道“陛下,齐国公聪明绝顶,为朝廷解决了一个及大的难题,这不啻是齐国公献给陛下的隆中对,陛下既有意厚赐,老臣……附议。”

  李东阳也点头“臣也附议。”

  很实际的问题,能省钱,啥事都好商量。

  朱厚照就托着下巴道“既大家都赞同,那就让礼部议一议,朕说了,定要重赏赐,早一些将章程报到朕这儿来。”

  今儿的事情可谓是顺利得不得了,朱厚照喜出望外,一切的问题,算是迎刃而解了

  果然,过了几日,从各府各县来的奏报,都印证了方继藩的话。

  几乎每一个府县,都超额完成了征募,而且丝毫没有拉壮丁的现象,几乎是人人踊跃,争先恐后的境况。被选中的,个个欢天喜地,没有选中的,甚至是痛哭流涕,痛不欲生。

  整饬兵备道甚至查出了几处地方兵房司吏收受了别人好处的事。

  这可是破天荒的事,从前都是去拉壮丁,哪里想到,现在招募新丁,居然也能惹出弊案的。

  这朝野内外,瞠目结舌。

  朱厚照大喜过望,过了几日,又召了方继藩觐见。

  二人见面,朱厚照就先朝方继藩眨眨眼,道“老方,礼部连上了几个章程,都给朕否了,他们说要给你加少傅,少师。哼,这算得上什么!这些家伙,对自己倒是大方,唯独对你,却是小气得很,朕统统都打回去了,不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朕绝不答应,哈哈……”

  方继藩谦虚的道“臣的一切,都是拜陛下所赐,何须什么赏赐呢?不过是小小的功劳罢了,不算什么。”

  说着,他摆摆手。

  朱厚照就脸色一正,声色俱厉道“这是什么话,这是天大的功劳,你不要谦虚了。”

  其实……朱厚照是恨不得满天下人都晓得这募兵有多不容易,毕竟越多人知晓,就越多人知道当今皇上在这其中也是有大功的。

  不是皇上爱兵如子,方继藩如何能撒豆成兵?

  因而,方继藩虽是谦虚,朱厚照却是不允许他谦虚,不容置疑的道“这几日,朕要召百官至崇文殿,好好议一议将军营视做学堂之事,不但要议,还要载入邸报,让天下各州府传抄,老方啊老方,你可帮了朕的大忙,朕看左右,没有人比你更忠心,更有才干的了,朕思来想去……不妨……便将镇国公赐给你。”

  镇国公……

  方继藩顿时心里吐出一句卧槽!

  他能不给惊到吗?这是皇帝用过的头衔啊。

  这就如唐太宗皇帝在登基之前,曾做过天策上将一般,自此之后,谁敢接受天策上将的封赏,这不是找死吗?

  方继藩觉得这镇国公,和立皇帝也没什么分别了。

  他又忙摆手“陛下,切切不可,切切不可,臣何德何能,臣这算什么功劳……”

  朱厚照乐了,便道“朕就知道,你一定会如此的。怕个什么?这天下,现在是咱们兄弟说了算,天高上皇帝远,谁敢说三道四的,朕就先杖毙了他,朕自做了天子,这镇国府却一直闲置着,思来想去,也只有你可以驾驭了。”

  …………

  本月最后一天,老虎说一声求月票,你们肯给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