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二百二十章:祥瑞(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韩文心里则是暗咐道,真随意的把人打发走了,那方继藩会不会记恨自己呢?虽说自己实没必要和方继藩这样的人打交道,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老话不是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可是,真要让户部的人去查验吗?

  自己倘若下了这个命令,是要影响官声的。

  想想看,倘若有一个疯子跑去了兵部,说他制造了一柄火铳,这火铳犀利了,能在京师,啪的一声,打中八百里外,也就是山东地界的倭寇,恳请兵部派人去核验一下。

  这兵部谁若当了真,还真下令去试试这火铳?只怕……天下人都要笑掉大牙了。

  所以……这个人不能派。

  若当了真,以后自己的外号又该变了,当叫‘韩三十石’了吧。

  那怎么办才好呢?

  算了!

  于是韩文淡淡道“告诉那差役,本官待会儿要入宫午朝,既然他受了新建伯差遣,本官就替他代为陈奏吧,新建伯的面子,本官还是给的。你去告诉他,本官一会儿就去报祥瑞。”

  那差役也是老油条了,顿时就明白了什么。

  这是推卸责任的稳妥做法,反正方继藩说啥,韩公都信着,转过头以报祥瑞的名义为方继藩上奏,至于陛下信不信,这是陛下的事,反正和韩公没关系的。

  …………

  弘治十三年入秋之后的第七次午朝,照例是在谨身殿进行。

  在这谨身殿里,最耀眼的便是在那御座之上,朱漆所书的牌匾,上书‘敬天法祖’四字。

  从前是一日一朝,所以一般朝会是在清早进行,而如今却已改为了一日两朝,因而正午又临时加了一场。

  近来各地遭灾,天知道何时会降霜,因而君臣们最担心的,是在秋收之前,这霜提早降下,本就捉襟见肘的农业又不知要遭多少的灾了。

  正因如此,弘治皇帝屡屡召见大臣进行朝会!

  这是一个讯号,表面上看,朝会中人多嘴杂,也议论不出什么,毕竟所有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需参加,可实际上,却是向大臣们宣示,皇帝对此,是极为重视的,已经重视到了这个地步,各地的州府,若是在不能及时协助农户收割,南方各省,若是不能及时征收粮赋,沿着运河的各路转运使司倘若不能及时疏通运河河道,乃至于京师三大仓的官吏不能及时核算出钱粮开支,那么任何一个人掉了链子,影响了全局,势必都是死罪的。

  官样文章虽看似无用,可某种程度来说,其实作为皇帝或是朝廷,根本不必事无巨细的手把手教下头该做什么,只需表现出这等重视,就足以让整个臃肿的官僚系统暂时放下一切,快速运作起来了。

  弘治皇帝升朝后,百官行礼。

  头戴通天冠,一身冕服的弘治皇帝逡巡了众臣一眼,却没有做声。

  萧敬扯了扯嗓子“诸公,不知有何事要奏?”

  “陛下……”这话音刚落下,谁料到,第一个站出来的,便是户部右侍郎韩文。

  只见韩文急不可耐的出了班,这满殿霎时哗然了,不免滋生出了许多的窃窃私语。

  大臣们都该是老成持重的,何况还是此等的庄肃场合,一般情况,需萧敬询问三声,才有人慢吞吞的奏事。

  可作为户部右侍郎的韩文,今日竟如此急着上奏,唯一的可能就是,在他管辖下的户部,出事了。

  不会是钱粮出现问题了吧?

  李东阳也是一头雾水,他是兼任的户部尚书,按理来说,有什么大事,韩文该事先和他沟通才是,可今天如此反常,难道真的是遇到了十万火急,非要立即上奏不可的事吗?

  此时,弘治皇帝也同样的狐疑,心里隐隐的担忧着,脸不由的垮了下来“卿所言何事?”

  “陛下……”韩文行了礼,便凛然道“羽林卫屯田百户所百户方继藩,奏陈西山出现祥瑞,其所种植的作物,亩产高达三十石,臣听闻此事,因此代为奏陈。”

  “……”

  谨身殿里,一下子安静了。

  然后无数双眼睛看着韩文,无数个人的心里,则是很认真地琢磨和咀嚼着韩文的奏陈。

  祥瑞……

  亩产三十石。

  若是当真有亩产三十石,说是祥瑞也不为过了。

  这可比发现了麒麟,其实特么的就是长颈鹿之类的祥瑞,要显得更令人震撼得多。只是……

  这方继藩真可比许多地方官能吹多了啊,瞧瞧人家,三十石,还是整数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