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怜天下父母心(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谢迁摇头“臣以为不可,朝廷此前申饬,安南人便阳奉阴违,这说明,申饬已经没有了效果,若是继续申饬,只会让安南人更加看轻朝廷,认为我大明,除了申饬之外,对他们再无办法。依臣之见,不妨关闭与安南国的互市,下旨昭告天下,对其进行斥责,暂停与安南之间的朝贡,且看他们,会有什么反应。他们见朝廷如此,自当知道,朝廷的态度,已经坚决,深知继续如此下去,可能会遭致可怕的结果,或许,会悬崖勒马……”

  弘治皇帝想了想“那就依卿所言的去办。”

  却在此时,有宦官匆匆进来,道“陛下,兵部尚书马文升求见。”

  弘治皇帝皱眉“叫进来。”

  片刻之后,马文升疾步进来,他见了弘治皇帝,纳头拜倒,道“陛下,出事了,云贵诸地,军中大疫!”

  “什么?”弘治皇帝一愣。

  刘健等人,亦是面面相觑。

  马文升手中拿着奏报“黔国公来了奏报,这一次疫情蔓延极快,尤其是各卫,十分严重,将士们先是畏寒,此后,发热,强烈呕吐不止,更有甚者,直接昏厥,不省人事……不只云南,便连贵州,亦是如此。”

  弘治皇帝沉默了。

  又是疟疾。

  这疟疾几乎是数十年发作一次,平时虽偶尔有爆发,可一次大爆发,却极为可怕。

  这种疫情不只是在云贵、广西等地,且高发的,往往是在军中。

  一方面,是明所建的屯田军卫本就多是汉人,汉人到了那里,极容易水土不服,而土人相对而言,抵抗能力强一些。

  另一方面,军中人员密集,一旦传染,立即疯狂蔓延。

  大明在云贵,乃至于起初占领安南之后,一次疫情爆发,便是数千数万人死亡,更有无数人,失去了战斗能力,这也是大明最终选择安南撤军,以及在云贵之中,当初不得不依靠羁縻当地土司代理统治的原因,因为每一次在这疫情爆发时,便是明军在西南最为虚弱的时候。

  弘治皇帝叹了口气,道“这是上天不仁啊。”

  一声叹息,弘治皇帝看了刘健等人一眼。

  刘健也叹了口气,道“陛下,方才陛下对安南国……”

  弘治皇帝道“断绝互市和朝贡的事,不必进行了,也不必昭告天下,派出一个使节,前往安南,告诉安南国王,晓之以大义吧。”

  这意思便是,此时只能暂时容忍。

  至于晓之以大义会有什么结果,只有天知道。

  “下旨,命黔国公府,平西侯府,做好防范,尽力缓解疫情。”

  马文升看了弘治皇帝一眼,道“陛下,臣听说,平西候,也染疫了。”

  “什么?”弘治皇帝脸色一变。

  马文升叹了口气,他取出了一封奏报“这是平西候的奏报,他说……他说……”

  马文升欲言又止,有点难以启齿。

  弘治皇帝不忍心亲自去看那奏疏,叹了口气,道“说罢。”

  马文升哭笑不得的道“平西候说,他镇守贵州,此时军中发生了疫情,而他在巡视之中,也已染病,此刻,已至垂危之时,生死不知,倘若能为死在贵州,虽未算是马革裹尸,能为朝廷在贵州尽忠,也是无憾。他还说,他只有一个儿子,自小纵容,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心底深处,一直有个大胆的想法……”

  弘治皇帝一愣。

  马文升道“他说他的儿子,品性相貌,都还过得去,又听说,公主殿下待字闺中……”

  刘健……有一种ri了狗的感觉。

  这人都要死了,平西候,居然还在琢磨这个。

  可细细一想,刘健了然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对平西候而言,他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有些不太靠谱,名声嘛,毁誉参半,他人若在世,倒也不必担心,怕就怕,不在世了,自己的儿子,惹出什么祸端来,不好收场,固然皇帝对方家,总还念一些旧情,可谁知,那方继藩胆大包天,会做点什么可怕的事呢。

  所以,对平西候而言,家族将来有什么前途,他已不敢去多想了,他在求稳,若是能为朝廷效忠而死的时候,促成这么一桩婚事,方继藩固然成了驸马都尉,方家从功臣,成了外戚,可依着陛下对公主殿下的厚爱,这方继藩便几乎算是有了金刚不坏之身,捅了天大的篓子,总也有人可以为他收场,不至降罪。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