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颂 第八百七十二章:敕命(2/2)

小说:明颂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更新时间:2024-02-10 02:41:53
  

  “好。”

  张静朝张举人作揖,想着自己身后还有个包袱呢,便将包袱给左邻右舍的人帮忙拿了,又想到,自己的纶巾没戴,竟有些急了,自己是去务工的,工作忙碌,渐渐的也就没有读书人的讲究了,现在倒好,如此重要的场合,没有头戴纶巾,怕是要让人取笑。

  他显得极不自信起来,远远的看着那被无数人拥簇的知州。

  接着,便有文吏似乎是低头在翻看公文。

  可这时,却来不及了。

  远处,竟有马蹄传来。

  又有人来了。

  张举人心里咯噔了一下,啥情况。

  浩浩荡荡的马队随即到了村口。

  而那知州和下头的诸官一看,却像长松了口气的样子。

  那马队为首,是一个穿着钦赐麒麟服的人,却是翰林侍读学士唐寅。

  他是奉旨来下旨的。

  左右却都是禁卫。

  本来唐寅该坐车来的,可他习惯了骑马,而且恩师也鼓励大家骑射,因而,一路飞马疾驰而至,随即,翻身一下马。

  方才还绷着脸,高高在上的知州和知县们一下子面上洋溢起了笑容。

  众人纷纷上前,将唐寅围起来。

  唐寅也是四品官,可他是翰林侍读,是明日之星,这知州别看品级和他相同,地位却是云泥之别。

  知州笑吟吟的朝唐寅行礼“唐侍读,吾与诸同侪早盼你来了。”

  唐寅却不太搭理知州,方都尉的门生,脾气都养的有点怪,打交道,不存在的,无数官场上的人,想着钻营,想着如何与人打交道,可方继藩的门生,不需要这个,因为哪怕你不鸟人家,人家也很愿意和你做朋友。

  唐寅公事公办的样子“本官奉旨而来,特来宣读敕命,敢问,张森的家人在何处?”

  “这……张学士……张学士……”知州苦笑“因为公文来的太急,下官一听说钦使要来,不敢怠慢,便火速赶来了,这……这……”

  唐寅道“寻乡人一问便知。”

  说着,看到了远处儒衫纶巾的张举人,便点了点他“你……来。”

  其实唐寅还算平和,已经很有礼貌了,可在别人眼里,却颇有几分颐指气使的样子。

  毕竟唐寅是练水兵出身,那些动不动就嗷嗷叫的水兵,靠着温文尔雅,是镇不住的,得有一股子虎气。

  张举人远远看到了之后,一听是叫自己,心里骇然,却不知这又谁,知州诸官对他如此客气,这定是更了不起的人了。

  他忙是捋了捋袖子,想着怎么应付,如何说一些漂亮话,又如何……

  唐寅却是不耐烦“快来。”

  “噢。”张举人不敢再斯文下去,加急脚步,走了两步之后,回头,见张静也亦步亦趋,又好笑又好气,低声道“贤弟,你不需来,这是上差,极了不起的,我去打话。”

  张静晕乎乎的,突的想到什么,一脸惭愧,忙是驻足,后退两步。

  张举人到了唐寅面前,要作揖。

  唐寅却是道“这里可是张森的家吗?不知张森可有父母在堂?亦或叔伯也可。”

  张举人一懵,张森……有点儿印象啊,可这人是谁呢。

  就在他迟疑的功夫。

  唐寅道“那么,他的父亲是不是叫张静,却不知张老先生何在?”

  张静……

  张举人脸色瞬间刷的一下白了。

  张静才是个小小的童生啊。

  先是知州,此后又是上差,只为一个张静来的,他在外头犯了什么事?谋反了啊他?

  倒是远处,有不少乡人听到张静的名字,有人道“张童生不就在此吗?”

  唐寅循着声音看去。

  却见有人推着张静出来。

  张静显得很惊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唐寅便看出,这才是正主了,居然直接和石化一般的张举人错身而过,疾步走到了张静面前“可是张老先生吧,老先生,本官唐寅,忝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有礼……”

  乡人们顿时哗然了。

  侍读学士。

  是人都明白,侍读学士什么分量。

  翰林……翰林……这是何其尊贵的身份。

  就说张举人吧,他在地方上,已是跺跺脚就颤三颤的人了,可他要成为翰林,便还得考上进士,这还罢了,他还得年轻,年纪大了也不成。哪怕如此,若是名次不好,也不成,至少科举的成绩要名列前茅。可即便如此,他闯过无数苛刻的关卡,却也不过进入翰林院,成为一个不入流的庶吉士罢了,熬个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成为翰林侍读学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明颂,明颂最新章节,明颂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